鬆下幸之助讓“二戰”後惶惶不可終日的日本人吃了一顆定心丸,他的經曆告訴人們,一個平凡人,隻要努力奮鬥,也可以創造出令人矚目的成就。手塚治蟲的功績更不用說,他推動了一種新產業-動漫產業,更重要的是,他讓飽受工作壓力精神苦悶的日本人也能有幻想的時候。
1.文明之父——福澤諭吉
福澤諭吉(1835~1901)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明治時期傑出的教育家。他畢生從事著述和教育活動,形成了富有啟蒙意義的教育思想,對傳播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對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因而被稱為“日本的伏爾泰”、“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日本文明之父”、“明治時期教育的偉大功臣”等。可以說,福澤諭吉締造了日本的現代文明,縱觀日本近現代曆史,福澤在日本做了許多相當關鍵的事情,而且他把這件重要的事情做的徹底、完整。
1633年,德川幕府由於害怕西方槍炮,同時也擔心宣傳“上帝麵前人人平等”的天主教湧入會威脅和動搖其封建統治,頒布了以“禁止日本人與西方人貿易”為主要內容的“鎖國令”。但日本的“鎖國令”有一個例外的保留,即特許日本人與中國、荷蘭人在九州長崎附近的種子島通商,並允許荷蘭人在種子島長期生活居住。幾代日本人從荷蘭人那裏獲得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和近代科學技術知識,即所謂“蘭學”,為日本在19世紀的“明治維新”播下了種子,長崎因此成為日本人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培養通曉時代先進科學知識和社會製度人才的搖籃。
福澤諭吉所處的時代正是江戶時代的末期,江戶時代是典型的封建時代,階級的劃分異常嚴格,身份世襲。福澤諭吉生長在一個下級武士的家庭,從小便深刻感受到封建製度給自己和家族帶來不公,因此十分厭惡關於階級的不合理規範。
19世紀,工業革命使西方列強製造出洋槍大炮,並開始向亞非等國家侵略,在東亞,最先被迫開放門戶的不是日本,而是長久以來被視為亞洲大國的中國,在中國戰敗的消息傳出後,日本一方麵人心惶惶,另一方麵也缺乏麵對新局勢的處理能力。終於。1854年的黑船事件,西方列強用船堅炮利衝破了日本鎖國的堤防,至此,日本也麵臨巨大的衝擊。福澤諭吉在這樣一個動蕩的時代裏,身懷大誌,毅然離開家鄉,遠赴當時有“蘭學”的都市-長崎深造。
知識小百科
蘭學
18~19世紀日本為了掌握西方科學技術,曾經努力學習荷蘭語文,當時他們把西方科學技術統稱為蘭學,即日本鎖國時代通過荷蘭傳入的西方科學文化知識叫做蘭學。蘭學是西方資產階級的近代科學,它對日本生產力的發展和反封建思想的產生都起過重大作用。
1866年他撰寫了《西洋事情初編》。這部書好比一座警鍾,敲醒了民眾的愚昧落後,啟迪了人們對當時先進文明國家的認識,並且對維新政策也起到了影響作用。
這部《西洋事情》共10卷,憂國愛民的人士,幾乎人人一部,把它當做金科玉律一般看待。但它的價值,不僅僅是在介紹西方見聞,書中到處充滿著睿智的論述,對當時的日本國民有著振聾發聵的作用。
1867年,諭吉隨從幕府的軍艦采購委員,再度赴美,考察了美國東部各州的都市。國外旅行3次,讓福澤諭吉深切體會到日本在國際社會上的落後地位,痛斥當時幕府的壓製政策和陳腐的門閥製度。回之後,發憤著書立學,將自己所見所聞告訴國民,並為培養新一代做著準備。
1868年,福澤諭吉創建了慶應義塾(學校),這是他平生最偉大事業的開端。
他仿效西方私立學校的常例,訂定塾則,規定學費,確立課程內容,設立財團法人,銳意革新塾務。
諭吉主張義塾的教育方針有兩方麵:有形方麵,以“數”“理”為基礎;無形方麵,以培養“獨立心”為旨趣。
福澤諭吉很少涉足政治,他的大部與時間都花在著書立說和教學上。
明治三十三年,日本朝廷特旨嘉獎,並賞金幣5萬元。福澤諭吉把這筆款項,悉數轉贈給慶應義塾充作基金。
2.貓眼看世界——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1867年2月9日~1916年12月9日),日本傑出的作家、批評家、俳人、畫家、學者。本名夏目金之助,生於江戶(東京)一個小吏家庭,是家中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