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解密淘寶(3)(2 / 3)

寬廣的平台自然是實現廣告增幅的原動力,畢竟商家都希望自己的商品廣告受眾性更高,雖然不能因此拉動消費,但品牌卻可以獲得提升。這實質上僅僅是冰上一隅,分析師透露,淘寶廣告營收之所以增幅較快,是因為平台交易額的增長。據悉,淘寶在2011年的收入還將持續增長,換句話說,廣告營收也將實現新的突破。

淘寶在廣告上的豐收,證明其平台是極具價值的,這種事實也是更多商家和淘寶的對手們不能否認的。樹大招風,質疑之聲是淘寶要常常麵對的,但它的成績卻逐漸蓋過了質疑,這種優勢彌補了淘寶在某些方麵的不足,也促使淘寶始終保持著奮進之狀。

在互聯網領域,門戶網站向來被譽為“廣告大戶”,而搜索市場上的百度和穀歌也向來是商家投放廣告時的必爭之地。自淘寶成為中國C2C市場的王者之後,在馬雲的悉心帶領下,其規模早已不同往日,這令其營收攀升到了一個高位。隨之而來的,廣告營收也開始傍著業績的增長而越發喜人了。據調查,2009年淘寶的廣告收入為15億元人民幣,緊隨百度、穀歌和新浪之後。淘寶高層清楚,淘寶的能力尚不僅止於此,必將隨著發展而水漲船高。

果不其然,當B2C在2010年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之時,淘寶也跟上了這股轉型浪潮,推出了淘寶商城,隨即電器城、名鞋館、運動館和家裝館以及網上超市逐一上線,這令其在B2C市場上所占據的份額越來越大。

而當B2C急速升溫後,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也開始向電子商務轉型或者靠攏電子商務領域的舉動,為淘寶在廣告上的突破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此時的淘寶“身兼數職”,它既是C2C,又是B2C,同時還兼職著媒體平台等角色。多重身份也讓淘寶成了成功融資的B2C所指定的“消費平台”,整個B2C行業在很短的時間內卷來10億美元後,投放廣告成了這些企業的必行之舉,而淘寶的廣告收入便在這種情況下逐漸增加著。

前文已述,馬雲曾竭力地阻止淘寶賺錢,甚至限製淘寶多賺一分錢。可是,淘寶自身的商業化還是隨著其發展愈顯猛烈了。據悉,當淘寶增設了更多的增值服務後,淘寶直通車、超級賣霸和淘客等為其帶來了豐厚的收入,而這其中,淘寶直通車是淘寶廣告收入的源泉。這時的淘寶更像是“身不由己”,它違背了馬雲的“意誌”,在收入上大放異彩。

一項調查數據顯示,2010年第一季度,中國網絡廣告市場前三甲分別是百度、穀歌中國和淘寶。早先,淘寶還位居新浪之後,但此時已經以壓倒性的優勢甩開了新浪。居於首位的百度,其廣告收入為1293億元人民幣,淘寶雖然僅有59億元人民幣,但其強悍的增長之勢已是百度都不能小覷的。

權威人士透露,包括2010年在內,淘寶的廣告收入會隨著整體收入的大幅增長而帶給馬雲等高管更多驚喜。值得一提的是,馬雲此前所說的“限製淘寶多賺一分錢”,不知道是從廣告營收上說,還是從商業模式上說。

淘寶C2C模式在盈利模式上並不喜人,但商業影響卻已是做到了極致。廣告收入雖然為淘寶帶來了出人意料的驚喜,可這並不是網站的盈利模式,而是商業影響所導致的商業模式。這也是C2C企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無法贏得資本市場青睞的主要原因。

廣告收入的成倍增長,得益於整體收入的提升。時任淘寶副總裁路鵬說,淘寶2009年的交易額是2000億元人民幣,2010年已經翻了一倍,突破4000億元人民幣大關。成交額的翻倍,自然令營收喜人,因而廣告收入便水到渠成了。那麼,是什麼原因提升了淘寶的營收,而促使廣告收入也實現了“一人飛升,仙及雞犬”的古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