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解密淘寶(3)(1 / 3)

綜合性網購平台自然有其優勢,這會讓更多不同領域的商家齊聚於此,可綜合即代表著對專業領域挖掘深度的淺嚐輒止,與多年在一個領域不斷鑽研的對手相比,淘寶的“非專業性”成了它的缺點。

麥考林是致力於服裝類的B2C企業,樂淘和好樂買是在鞋類發力的B2C企業,而且它們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淘寶為求大而全,涉足的領域較為寬泛,這無端地為自己樹立了更多的“敵手”。

據悉,當當網、京東商城、百度樂酷天等都逐漸成為了中國B2C市場上的巨頭,尤其是已經獲得了1.5億美元融資的京東商城,它采用了亞馬遜開放平台模式,這將為其在與競爭對手競技時提供加速度。與它們相比,後起之秀淘寶商城要承受的壓力巨大,因為在全球範圍內看,還沒有在C2C和B2C兩個領域同時登上難以企及的高位的先例。可見,淘寶在B2C上必然會遭遇困惑。

在該領域不溫不火還是小事,重要的是,盈利模式一旦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無法明晰,單靠“燒錢”是無法支撐偌大的平台的。這種集體狂歡式的熱潮造成了資本市場的大力追捧,這無疑讓B2C市場上形成了如互聯網剛剛進入中國時曾出現的“泡沫”。馬雲曾說:“互聯網像一杯啤酒,有沫的時候最好喝。”話雖如此,但這種“沫”果真像啤酒的沫那樣令人清爽嗎?

前文已述,淘寶商城將采用與淘寶C2C一樣的商家入駐模式,即“不收取進場費”,隻是商家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向淘寶商城上交一部分利潤作為服務費。對此,分析人士提出了質疑,認為這種收費方式並不合理,也不具備競爭性。

用“草草”來形容淘寶進入B2C領域其實並不為過,雖然淘寶商城在未獨立之前已經孕育在淘寶之中了,可消息人士認為,這很有可能是淘寶另一個不同於C2C平台的普通平台,隻是當B2C開始重振旗鼓時,淘寶商城才以B2C的身份出現。當然,它在淘寶中孕育時采用的也是典型的B2C模式,但歸根結底與正統的B2C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以京東商城為例,進駐其中的商家要按照京東商城製定的倉儲、配送、客服、售後、貨到付款、退換貨和自提貨規則來進行具體操作,京東商城為眾多商家提供了一整套的體係。而具備人流彙集優勢的淘寶卻並非如此,無論是用戶購買商品、發貨還是收款,都是賣家一肩承擔的,淘寶提供的僅僅是最基礎的技術支持而已。這也是其製定的收費方式不合理也不具備競爭力的佐證。

由此觀之,淘寶要麵臨的問題並非隻有淘寶商城無法找尋到更合理的盈利模式了,如何突破現有商品結構、采購體係和價格體係以及供應鏈管理的限製、物流、售後服務和技術支持等,才是淘寶真正亟待解決的大難題。而這些問題也不隻存在於淘寶身上,這也是眾多B2C企業要衝破的束縛。

4.廣告大豐收

當網購從虛無到真實,被更多網民觸碰的時候,這本身就是對淘寶的一種宣傳造勢。淘寶力挫eBay成為C2C霸主之後,知名度的提升帶來是收益的增加。廣告,既能成為企業宣傳的方式,又能成為企業獲益的條件。

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行業,通過廣告來打響自己的品牌已是大勢所趨,即便產品再好,也需要廣告的拉動。口碑傳播雖然極為有效,但在某種程度上講,顯然沒有廣告來得快速。於是,大街小巷都充斥著五花八門的廣告。不過,廣告卻並非能夠成為拉動消費的決定性因素,試問有多少消費者是因為廣告而實現消費的呢?

從廣告售賣者方麵講,良好的平台是廣告受眾更高的前提,所以淘寶在成為一個不可置疑的廣闊平台之後,廣告為其帶來的絕對是一筆可觀的收入。一位分析師透露,2010年,淘寶的總收入為50億元人民幣,其中廣告營收為40億元人民幣,占總收入的八成。與上一年相比,廣告增幅較大,這讓淘寶也欣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