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曆史大事年表

加拿大原為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居住地,16世紀先後淪為法國、英國的殖民地。

1535年 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命令航海家傑克斯·卡蒂埃去探尋“新世界”,來到了魁北克(Québec),當地的印第安人稱它“Stadakona”。Canada一詞第一次被寫進了國家的曆史。Canada一詞源於印第安語的“Canada”意為“群落”或“村莊”。

1791年 魁北克被劃分成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殖民地時,“加拿大”一詞首次被官方啟用。

1812年 1815年,美國欲奪取英國的加拿大殖民地,爆發了美英戰爭。

1841年 上下加拿大再次統一,成為加拿大省。聯邦成立時,將新國家定名為加拿大。

1867年 安大略、魁北克、新斯科舍、新布倫瑞克組建加拿大自治。

1867年 英國國會通過《英屬北美法案》,加拿大獲得內務自主權,但外交和軍事仍由英國控製。

1910年5月4日 英國王室批準加拿大海軍服務法,加拿大海軍正式宣告成立。

1931年 《威斯敏斯特法令》將加拿大升格為自治領,擁有外交和軍事自主權,但仍歸於英王名下(稱“皇家加拿大軍隊”)。

1965年 6月2日 任命的參議員由聯邦總理提名,總督任命,為終身製,此後任命的到 75歲退休。

1970年10月13日 加拿大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1982年4月17日 加拿大國會通過新憲法,並得到英國國會通過廢止舊憲,加拿大把7月1日的自治領日改名為加拿大日,加拿大事實上從英國獨立。

1993年 加拿大自由黨在第35屆聯邦議會大選中獲勝,克雷蒂安就任總理。

1997、2000年 大選中,自由黨連續獲勝,克雷蒂安蟬聯執政。

2003年11月 加拿大保羅·馬丁當選自由黨新領袖,12月,克雷蒂安宣布退休,馬丁繼任總理。

2004年6月 加拿大舉行大選,自由黨再次獲勝,馬丁總理連任。

2004年1月 加拿大馬丁總理在墨西哥出席美洲國家首腦特別會議期間與美總統布什會晤。

2005年1月 加拿大總理馬丁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兩國發表聯合聲明。

2005年9月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加拿大進行國事訪問。

2006年 加拿大保守黨領袖史蒂芬·哈珀當選加拿大第22位總理。

2006年2月 加拿大參議長為保守黨人諾埃爾·金塞拉。

2010年6月25日 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首府多倫多北部馬斯科卡地區的亨茨維爾小鎮開幕。

2010年6月 胡錦濤主席對加拿大進行國事訪問。

2011年6月 加拿大組建眾議院,議席為:保守黨166席,新民主黨103席,自由黨34席,魁北克集團4席,綠黨1席。眾議長為保守黨人安德魯·希爾。

2012年2月 加拿大哈珀總理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