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大文學家。他不但詩文、書法造詣很深,而且堪稱我國古代美食家。

宋哲宗元佑四年七月三日,蘇東坡來到杭州任知州。蘇東坡到任的那年,杭州先遭澇災,又遇幹旱。第二年夏天,暴雨成災,杭州街道上幾乎可以行船。洪水退後,瘟疫流行,米價暴漲。為了救災度荒,蘇東坡請求朝廷供米20萬石賑災,減去三分之一的上供米,並平糶官米40萬石,以緩解糧荒。蘇東坡還捐獻50兩黃金,並廣泛籌集捐款,創辦了杭州第一家病坊,用於為貧苦病人治病,被人們稱為“安樂坊”,這也是中國最早的公立醫院。在蘇東坡的努力下,杭州百姓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經曆了這樣大的洪水之後,蘇東坡對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有了切身的感受,決心在杭州進行水利工程建設。他首先組織疏浚了鹽橋運河,又解決了杭州城的供水問題,使杭州城中常年淡水不斷。

最重要的是,蘇東坡發動了20萬民眾疏浚西湖,挖淤泥,除葑草。在疏浚過程中,蘇東坡常親臨指揮,從規劃到具體措施都親自過問。

一天,他來到湖上,沉思良久,對旁邊的人說:“從湖中挖出的這麼多淤泥,往哪裏放呢?湖南北30裏,環湖往來,終日不達。如果用淤泥在湖中築一條堤,不是能一舉兩得嗎?”於是,他讓民工們用淤泥和葑草築成了一條橫貫湖麵的數裏長堤,像一條美麗的彩帶,恰到好處地把西湖分為兩半,堤的東麵是外湖,堤西為裏湖,堤上架6橋,並植柳樹和桃樹護堤。

為了加快工程建設,保證工程順利進行,蘇東坡調集500名兵士,負責用船運載湖中清出的葑草,同時監督工程的進行。經過三四個月的整治,西湖又現煙水浩渺、綠波蕩漾的風貌,並且四周的田地不怕澇,不愁旱,莊稼連年豐收。

杭州老百姓人人都誇蘇東坡是個賢明的父母官。人們為了感謝蘇東坡,打聽到他喜歡吃豬肉,於是到了過年的時候,大家就送來許多肉來給他拜年。蘇東坡盛情難卻,收下肉後,他叫人按他教的方法做好肉,然後按民工的花名冊,挨家挨戶把肉分送給百姓過年。老百姓因此越發愛戴他,把他送來的肉叫“東坡肉”。

後來,蘇東坡離開杭州後,杭州的老百姓為紀念他,把他疏浚西湖築的堤稱為“蘇堤”,還把東坡肉公推為杭州第一道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