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白玉湯,是用菠菜、豆腐做成的湯,關於這個名字還有一段感人的傳說。

據傳,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年幼時家境貧寒。17歲那年,他又因父母雙死於瘟疫,無家可歸,靠乞討度日。在這其間他曆盡人問滄桑,常常一整天討不到一口飯吃。

有一次,他一連三日沒討到東西,在街上餓得昏倒了,後來,被為一位路過的婆婆發現。婆婆將家裏僅有的一塊豆腐和一小撮菠菜,放在一起,再加上一碗剩粥一煮,喂給朱元璋吃了。朱元璋食後,精神大振,問婆婆剛才吃的是什麼,那婆婆隻好編了個好聽的名字,說叫“珍珠翡翠白玉湯”。

後來,朱元璋當上了皇帝,嚐盡了天下美味佳肴。突然有一天他生了病,什麼也吃不下,於是便想起了當年在家鄉乞討時吃的“珍珠翡翠白玉湯”。他當即下令禦廚做給他吃。禦廚無奈之下隻得用珍珠、翡翠和白玉放在一起,煮成湯獻上,朱元璋嚐後,覺得根本不對味,又讓人找來一位他家鄉的廚師去做。結果一連七八個廚師,都沒能做出來當初的味道來。

於是,朱元璋就派人到鳳陽府石村尋找當年的救命恩人。此時,當年的婆婆已經70多歲了,久病臥床不起,她聽說當年被救的孩子如今成了皇帝,卻還想著她,還記得當年的“珍珠翡翠白玉湯”,激動得老淚縱橫。

差人看老婆婆臥病在床,便向老婆婆要菜的配方回京複命。老婆婆笑著說:“哪有什麼配方,隻不過是青菜、豆腐加剩稀飯,那‘珍珠翡翠白玉湯’的名字是我順口瞎謅的。”

差人返回京城,見到朱元璋,將老婆婆的近況和當年“珍珠翡翠白玉湯”的實情一一如實稟報。朱元璋一聽恍然大悟,自言自語道:“饑不擇食,寒不擇衣,饑時苦笑也香甜,足食佳肴淡無味。”於是,朱元璋下旨重賞救命恩人。從此,這道菜也聞名於世,一直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