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生活在一個非語言信號不斷地發射和接收的世界裏。我們大家自嬰兒時代就學會了不用語言來向別人表達自己的需要了。這個本能被我們保留下來,表現如挑眉毛、眨眼、觸摸、皺眉頭以及交談時不願盯著對方的眼睛瞅等。這些都是暗示,是給我們線索,讓我們去抓住事情的變化和本來麵目。
現在人們對非語言信息——即線索的表現和釋義十分熱衷.關於這一主題的出版物也越來越多,權威人士還給它賦予正統性,稱其為“人的空間運動學”,專門研究空間和人在空間的運動。這種無聲語言在談生意中的價值肯定是有限的,大部分身體語言傳達的意思是明顯的。
(1)作為一個談生意者,在任何交際中你都得敏銳地覺察非語言暗示的含義,甚至聖保羅也告誡人們:“筆能殺人,而精神給人以生命。”所以在談生意期間應迫使自己向後站,這樣你就能用你的“第三隻耳朵”聽和用你的“第三隻眼睛”看了。
這種向後站的態度就能使你聽到對方固有的非語言環境裏的意思,使你看到全貌。在談生意中,線索是有意義的,它是一簇意思中的一部分,還同時指明運動的方向。雖然說孤立地解釋一個舉動是白費時間,但對真正含意的敏銳覺察是很重要的。 ’
(2)通過觀察對方的讓步行為,常常能獲得談生意所需要的關鍵信息——真正極限。
真正極限,即對方為達成協議準備做好的最大犧牲,換句話說,就是賣方的最低售價和買方的最高出價。
假設我跟你談生意購買一套昂貴的立體聲設備,我的預算支出是1500美元。因為你賣的是新產品,你想看看顧客對這種複雜的新工藝技術的反應,所以你盡量要多賣錢。
如果我的第一次出價是1000元,第二次出價是1400元,那麼你可能認為我實際上會付1600、1800、甚至3000元。為什麼?因為我從1000到1400上漲的幅度太大了。
這時,即使我發誓我隻有1500美元,而且這是真實的,但是處在明顯的競爭交易中,你是不會相信的。這一點確鑿無疑。人們傾向於不相信對方的聲音,經驗告訴我們,讓步行為的增額乃是真正權限的最精確的氣壓表。
巧妙地接住對方拋來的“問題球”
買方拋出問題球時總是這樣說:“我真的很想要你賣的東西,可是我就隻有這些錢。”麵對這種殺價招數,賣方應該這樣回應:“我也真的很想跟你做成這筆生意,但我們得先解決幾個簡單的問題。”
談大生意,要會接對方的“問題球”。賣方如若遇上買家拋出問題球時,該怎樣反應呢?以下是我們的建議:
(1)檢驗問題是否真的存在。一般來講,預算總是有彈性的。
(2)在談生意之前,多準備幾套計劃,以備不時之需。
(3)如果你不能立即回答對方的問題,可告訴他,讓我想想。
(4)弄清楚對方決策的是哪些人,他們對想要買的東西是否已有決定。可能他們對你所提的條件很滿意,根本無需更改。
(5)改變付款時間。如果買方現在錢不夠,也許過一陣子就會有了;或是你可以讓他分期付款;或是等聖誕節過後再付。
(6)搞清楚錢掌握在誰的手上,誰是最後付賬的人。
(7)讓買方也對解決自己的問題出一點力。
別忘了,賣方在接住問題球時,實際上也逮住了一個機會,因為,他大可借此向買方推銷另一項符合他們需要,並且利潤較原先更高的產品。不過,若想兩全其美,賣方最好在談生意開始之前即捫心自問:“萬一買方把問題丟給我,我該怎麼應付呢?”如果應付得當,那買賣雙方就能順利地達成協議了。
買方拋出問題球時總是這樣說:“我真的很想要你賣的東西,可是我就隻有這些錢。”麵對這種殺價招數,賣方應該這樣回應:“我也真的很想跟你做成這筆生意,但我們得先解決幾個簡單的問題。”比如:
(1)這張訂單至少要100美元。
(2)要買42尺碼的貨可以,不過你得再訂一些48尺碼的貨。
(3)這機器至少有兩年的保證期。
(4)如果你堅持這個價錢,那我們隻能半年內把貨交齊。
(5)如果你訂單全要的話,我們一定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6)這是我們的樣品,如果你能接受的話,我們會在價錢上給你優惠。
(7)我們可以做到,不過你要先調整一下設計,以配合我們的生產線。
(8)如果你先付給我們1萬美元的訂金,這就成了。
學會“蠶食”對手的優勢
蠶食談生意的基礎是逐步確立雙方的利益,培養大家對整個事件的共識,了解對方的需求和優先順序。
談大生意者,就要學會“蠶食”對手的優勢。法國人認為隻有在原則一致的時候才能達成協議。美國人則比較傾向一件一件地淡,之後獲得最終解決。兩種方法各有所長。你怎麼開始會導致你如何收場。
蠶食談生意的基礎是逐步確立雙方的利益,培養大家對整個事件的共識,了解對方的需求和優先順序。這樣一步一步地進行,細心發現雙方都想回避的危險區域。如果材料準備得很周全,雙方的差距不是很大的時候,用這種談生意策略極易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