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老獵人吉姆·格瑞,直奔那晚住宿的“農家樂”,美國這裏喜歡叫B&;B(Bed and Breakfast),這名字挺好,提供早餐和床,就這麼簡單低調。
之所以選擇這家,就是因為它位於阿巴拉契亞山脈深處,人煙稀少,靠近鼎鼎大名的Trail of the Dragon,是摩托車自駕愛好者的聖地。因為它號稱11英裏之內有318個彎道!
為了找到這個B&;B,我們整整開了將近30公裏的沙石路,其偏遠可想而知。他們的房子也可以勉強算木屋,木屋隱藏在山穀中,背靠一條小溪,四周密林環繞,山穀裏很安靜,住在屋子裏,隨時都可以聽到歡快的溪水聲。
紅色的屋頂,原木的牆壁,和以前在蒙大拿州住過的粗獷風格的木屋不一樣,這座木屋體量略小,所用木材也比較細,顯得更加精致、秀氣。
女主人羅絲看上去麵目清秀,略有中國人的氣質。男主人羅賓是退休大學教師,外貌很像愛因斯坦,政治立場極端“左派”,自稱是自由意誌主義者而非自由主義者,雖然羅賓反複對我解釋它們的區別,但對於我來說,基本上還是傻傻分不清楚兩者的含義。
女主人羅絲告訴我,他們是退休以後才搬到這裏來的,算是在此養老。
剛搬來此地的最初幾年,整個山穀裏麵就她們一戶人家常住於此,她幾乎快要崩潰,因為整年都見不到幾個人,幾乎找不到人說話。
“我甚至習慣和狗說話,”羅絲似乎對那段寂寞的日子記憶猶新,“後來開了這個B&;B我的精神狀態才慢慢好轉,總算能找到人說話啦!”
“敢情你開旅館主要是為了找人說話,而不是為了賺錢啊?”我調侃道,“那我陪你多說說話,你是否可以給我打折呢?”
“沒問題,”羅絲回答得很認真,“我對中國很感興趣。”
不過我還是有些納悶,既然這裏這麼冷清寂寞,他們何苦在此地受罪呢?
於是我問道:“你們為什麼不搬到城市裏去住?那裏應該比較熱鬧啊。”
他們對視了一下,看樣子,他們也似乎糾結於這個問題,接著羅賓說道:“我們實在放不下這裏天堂一般的自然環境和由我們親手打造的家園。而且在這裏,很多事情都要自力更生,每天都有挑戰和成就感,這幾天我們正準備修一座新橋呢。而城市雖然便利、熱鬧,但生活相對千篇一律、過於安逸,我們更喜歡獨立自主、略有挑戰性的生活。”
這時,羅絲也在一邊附和道:“如果每天早上起床、打高爾夫球、回家看電視、睡覺、起床、公園散步、看電視、周末和朋友聚會……我們覺得那似乎不是‘生活’,而隻是‘活著’,那樣的狀態對我們來說更可怕。”
看來兩害相權取其輕,人老心不老,他們寧願在天堂體會與眾不同的孤獨和快樂,也不甘心於鬧市,渾渾噩噩了此一生。
這境界!隻能讓我這年輕人自慚形穢,更讓我深刻體會到寂寞和孤獨的區別。
寂寞,一定是心裏的孤獨,有時候是一種被動的無所事事,是冒煙地活著。每天,沒有目標,沒有計劃,更沒有行動。有歡樂而沒有人分享,有痛苦而沒有人分擔,哪怕處在鬧市街頭也仍然是形隻影單。
孤獨,是“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的內心獨白。雖然有時候,陽春白雪大多曲高和寡,但孤獨者可能享受孤獨,寂寞者卻恐懼寂寞。
“在美國,像你們這樣的人多嗎?”我接著問道,“我的意思是,退休之後,從城市移居到比較偏僻但環境又比較優美的地方。”
“非常多,我們美國老人相對喜歡獨立,很多偏遠地區的House基本上都是退休的老年人住著,年輕人要工作,通常都住在方便工作的地方。”羅賓哈哈一笑,調侃地補充道,“當然,另外的原因就是我們美國的年輕人沒有你們中國人那麼孝順,他們不喜歡和我們老人住在一起。”
後來也真是這樣,夫妻倆果然有一大堆問題問我,我幾乎沒有打盹的時間。當然我也乘機免費學英語,互惠互利,一舉兩得。“為什麼您看起來有點像中國人?”我問羅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