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入水寨(1 / 2)

大野澤形如人的腎髒,處於鄆州中心。周圍除了蘆葦蕩蕩,還毗鄰四座城池,分別是東北的平陸、西北的鄆城、南麵的巨野、西南的雷澤。

巨野幫的水寨遠離這四座城池,建在大野澤東麵岸旁的蘆葦蕩中。

水寨簡單,主要由木頭搭建而成,圈地半裏,又不曾鏟除其中蘆葦,更顯水寨的隱蔽。

若非一圈木柵欄組成的一丈高圍牆,估計有人即便闖入其中,也未必會知道這裏便是控製大野澤的巨野幫根據地。

巨野幫如此建寨,主要是考慮到他們隨時會麵臨官軍或者偽燕軍的討伐。若真有大軍前來圍剿,他們隻需將停泊在水寨內的船舶駛出,躲進四周蘆葦蕩中,即便摧毀這簡易水寨,他們也可輕鬆再次擇地而建,並不需要花費多少人力財物和時間。

這樣一座水寨,其實隻是巨野幫存在於此的標誌,並不具備戰略的意義。何況巨野幫雖然號稱控製著大野澤,船舶不下五十艘,但其中人口不到一千,主要是大亂之後,周遭流離失所的魚戶組成。

雷豹和雷雲兩兄弟,原本便是雷澤縣的魚戶,祖上世代靠著在大野澤打魚為生。到他們兩兄弟慢慢長大,因為生得壯實,頗有勇力,又在雷澤縣城富貴人家的私塾偷聽過一年半載之乎者也,懂得點孔孟之道,慢慢在大野澤附近的魚戶中樹立起了威望,無形中組成了一股打魚的民間組織。

後來適逢安祿山發動叛亂,鄆州官軍對這一片水域監管愈漸鬆散,雷氏兄弟便明目張膽地把大野澤數百戶漁民凝聚一處,組成了巨野幫,占據了這一片方圓數百裏的茫茫大澤。

其實說是占據,還不如說是躲藏,因為鄆州官軍前後組織了三次圍剿,雖然兵力不多,但對於由魚戶組成的巨野幫而言,卻是難以抵抗,隻得采取敵追我逃的策略,躲入廣袤的蘆葦蕩中。

官軍三次圍剿,除了拆毀一片由木頭簡易搭成的水寨,再無其餘收獲,又見這巨野幫並未對周邊形勢造成威脅,也就聽之任之,不再管他。

直到現在,叛軍攻下河北道,史思明與尹子奇南北聯手,開始由北麵和西麵同時攻打河南道,而處於河南道西北的濮州、鄆州、濟州首當其衝,承受著史思明的重兵攻擊。

駐紮鄆州的官軍現在已是自顧不暇,更不可能派兵來清繳人畜無害的巨野幫。

李鈺一行人在雷豹的帶領下,乘船橫渡巨野澤,於夜幕時分抵達這處隱藏在蘆葦叢中的巨野幫根據地。

高有三丈的寨樓橫跨在一條寬大的河流上,下麵用一排粗壯的木頭組成木柵欄作為寨門。

寨門前並無火把,但樓上卻有十餘人站在各個要點緊盯四周動靜。

當雷豹所領的這艘船舶上燈火有規律的明滅幾下,寨門一點點在絞索的帶動下被吊起,船舶駛過寨門,算是進入了巨野幫的大本營。

再行二十餘丈,前方出現一處用木頭搭建的碼頭,碼頭不遠處便是一幢幢由圓木搭建而成的低矮房屋,下麵架空,上麵隻有房間隻有,屋頂覆蓋著厚厚一層蘆葦。

一排排房屋東西並列,南北縱橫,密密麻麻數不清楚,隻有微弱的燈火透過房屋縫隙射出來,滿布這一片廣袤的蘆葦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