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史朝義去哪兒了(1 / 2)

一行人騎馬的騎馬,乘車的乘車,踢踢踏踏地入了城門。

直至此時,這一場慘烈的戰役終於以龍影義軍的勝利而結束。

無論是龍影義軍,還是鄆城內外的老百姓,都知道鄆城之危能夠得解,全憑李鈺孤軍深入賊軍大本營,以一己之力斬殺敵軍主帥,砍斷賊軍帥旗,才能夠扭轉乾坤,挽救鄆城於既亡。

此刻,李鈺牽馬執韁,在水清月和梁飛的護衛下,在城內的主幹道上緩緩行走。所過之處,屍骸遍地,傷患處處,被飛石火箭毀壞的房屋遍布各處。

唯一幸運的是,在城內百姓和守軍的共同努力下,一個賊軍也不曾闖進城裏。

火把光耀,成千上萬的百姓分布在主幹道兩旁,神情肅穆地看著趕著馬車緩緩而行的李鈺。

驀地,人群中有一名白發蒼蒼、滿臉汙穢的七十老者雙膝一軟,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悲聲道:“天佑鄆城!天佑元帥!”

說完,他雙手伏地,朝李鈺的方向將腦袋重重地磕在地上,良久不曾抬起頭來。

有這須發斑白的老者帶頭,撲通撲通之聲連響,許許多多的百姓和官兵也繼而連三地跪倒在地,向著李鈺的行著跪拜之禮。

“天佑鄆城!天佑元帥!”

隻是幾個呼吸間,道路兩旁黑壓壓的人群全部跪伏在地,山呼海嘯般的頌揚此起彼伏、經久不絕。

一時之間,李鈺也有些愣了,定定環目望著一群群衣衫襤褸的百姓和將士,雙目之中似有淚光閃動。

“民心若水,載舟覆舟。元帥,你大可受之。”

正當李鈺不知如何自處時,鬆濤的聲音自馬車裏響起,隻是簡單十幾個字,卻瞬間將他點醒。

他雙眼凝重地在跪倒一片的人群裏掃了一圈,最後凝聚一口真氣,鬆開馬韁,朗聲道:“天佑鄆城,天佑黎民蒼生。各位父老臨危不棄我龍影義軍,我龍影義軍怎敢不誓死包圍大家這一塊立錐之地?快快請起吧,莫要折煞了我李鈺。”

說罷,卻仍見眾人伏地叩拜,並不起身,李鈺也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對眾百姓咚咚咚地連磕了三個響頭。

“使不得,使不得啊元帥!”

那白發蒼蒼的老者見到李鈺也行此大禮,頓時慌亂地從地上爬起來,遠遠對著他激動地連連擺手,顫抖著勸阻道。

其餘百姓也看到李鈺的所言所行,齊齊大驚,連忙從地上爬起,七嘴八舌地對李鈺遙遙勸道。

素來隻有民跪官,何時見過官跪民?李鈺現在的名聲,在這些百姓之中可是傳得神乎其神,特別是他皇子身份和身蘊龍氣,對於此時的百姓而言,那就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何曾是他們能夠輕易見到的。

但事實是,龍影義軍不僅為他們這些逃難的流民提供了果腹的餐飯,還讓他們有了安身立命之地,甚至在史朝義率六萬大軍氣勢洶洶攻向壽張時,龍影義軍並沒有如唐朝官軍一般,偷偷摸摸地隻顧自己逃跑,根本不管百姓是死是活。

上至大唐天子,下至九品小吏,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讓這些生活在最底層的平頭百姓飽嚐了戰亂之苦,哪裏還敢奢望一點做人的尊嚴?

直到逃到了鄆州,龍影義軍在此起事,不僅給了他們衣食住宿,還讓他們嚐到了一絲做人的尊嚴,此刻再見李鈺對著他們行此大禮,所有的犧牲、所有的苦難,所有的恐懼,都在瞬間化為烏有。

他們此刻隻有一個念頭,便是要堅定地追隨龍影義軍,讓李鈺帶領他們開拓一片能夠讓自己子孫安安穩穩生活的土地。

李鈺見到所有的百姓都陸續站起來,也才從地上站起,大聲道:“大家都付出了慘重的大家才保住鄆城,賊軍新敗,說不得還會卷土重來,還需要我們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好好打掃戰場,修繕防禦工事。我李鈺在此保證,隻要大家還留在鄆城,留在我龍影義軍地盤,即便我們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定會保得大家周全。”

“好!”

話音剛落,人群中一道粗壯的聲音便即響起,繼而是千萬道“好”聲此起彼伏。

待激動的人群恢複平靜,李鈺再道:“事不宜遲,大家抓緊時間輪流休息,吃的穿的咱們鄆城有的是,大家無需擔心。”

人群再是連聲的好,掌著火把漸漸四散開去。

李鈺見所有的將士百姓都各自散去,回到自己的崗位上,略微沉吟了一下,牽著馬韁繼續踏踏而行。

這時,鬆濤的聲音再從馬車裏響起:“短短幾句話,連我都聽得熱血澎湃。如果元帥真能言必行行必果,何愁天下不平?盛世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