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創新是經營第一策略(2)(2 / 3)

世界知名的摩托羅拉公司的半導體事業部也是體現摩托羅拉技術創新精神的典型。摩托羅拉的半導體產品1997年的銷售收入為80億美元,在世界半導體行業僅次於Intel和NEC而居第三位。

1949年1月,摩托羅拉在亞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建立了它的第一個軍事電子學實驗室,並聘請了科學家威廉·泰勒博士作為它的第一個固體和半導體專家。泰勒博士發明了一種加工程序,使摩托羅拉成為動力晶體管的第一家生產者。經過以後的三十多年發展,這裏已成為摩托羅拉實力雄厚的半導體總部。當地人流傳著一種說法,就是每一個菲尼克斯市民家庭中至少有一個人在摩托羅拉半導體部門工作,足見摩托羅拉半導體在當地的影響力。但是,當年在此地發展半導體事業時,老高爾文是承受了內部外部巨大的壓力的。因為當時半導體是什麼還沒有人能說清楚,半導體工業的前景更無法預測。但是,這種技術創新的強烈意念使摩托羅拉走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創新是高科技企業永恒的主題,沒有創新就沒有高科技企業的生命力。技術創新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企業憑借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技術可以迅速占領市場。但要保持市場占有率,必須持續不斷更新技術和產品。企業的核心技術,對企業發展具有深遠影響。隻有不斷推陳出新,企業才能不斷發展壯大。自有基礎技術研究成果,直接關係企業核心競爭力。

康佳集團成立於1980年,是我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電子企業。康佳曆來視技術創新為企業的生命,以構建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科技家電信息企業為目標,在實施發展和提升經營戰略的過程中,以技術研發為龍頭,通過引進高級技術人才,強化產品線規劃,推進研發體係變革,創新技術研發模式,積極搶占技術製高點,並形成了一套市場導向型、適合於康佳發展需要、領先於國內同行的技術創新體係,使康佳在主導產品領域始終保持技術領先的優勢。

經過23年的快速發展,康佳集團現已發展成為以多媒體電子、移動通信、信息網絡及白色家電為主導業務的多元化大型家電信息企業,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並列為國家300家重點企業及廣東省、深圳市重點扶持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

由此可見,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研究企業技術進步的內涵,並把技術創新放在企業發展的首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所有工業化國家的實踐都證明:在推動經濟增長的諸因素中,技術進步比單純的資本積累要重要得多。

核心能力最重要談到競爭,不免要提到企業競爭力。有的企業認為技術是它的競爭力;有的企業說營銷能力是它的競爭力;有的企業說成本是它的競爭力;有的企業說人才是他的競爭力……其實,這些隻能說是競爭優勢或者是資產優勢,但不能說是核心競爭力。

1990年,美國著名管理學者普拉哈德和哈默爾提出了核心競爭力的概念,他們認為,隨著世界的發展變化,競爭加劇,產品生命周期的縮短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強,企業的成功不再歸功於短暫的或偶然的產品開發或靈機一動的市場戰略,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外在表現。按照他們給出的定義,核心競爭力是能使公司為客戶帶來特殊利益的一種獨有技能或技術。

這種能力首先能很好地實現顧客所看重的價值,如:能顯著地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提高服務效率,增加顧客的效用,從而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比如,索尼公司的核心能力是“迷你化”,它給顧客的核心利益是便於攜帶;聯邦快遞的核心能力是極高水準的後勤管理,它給顧客的核心利益是即時運送。

其次,核心競爭力還必須是企業所特有的,並且是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也就是說它不像材料、機器設備那樣能在市場上購買到,而是難以轉移或複製的。這種難以模仿的能力能為企業帶來超過平均水平的利潤。盡管如此,他們的解釋依舊不夠全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