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搞通財務出利潤(2)(2 / 3)

3.推行質量成本控製

質量成本是為了保證必要的產品質量、服務質量而發生的成本費用。質量控製理念不是單純地降低成本和片麵地追求企業暫時的利益,而是以企業長遠發展和市場競爭的視角,將成本控製與保證必要的產品質量聯係起來,保證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

4.實行成本定額管理

定額管理是成本控製中最普遍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它是利用定額(材料消耗定額、勞動定額、定員、費用定額等)控製成本的各項消耗,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實施成本定額控製可以和職責、考核、獎懲結合起來,從而使成本管理真正落實到全體員工和產品形成的全過程中。與此相配套的還有“配套發料製”。它是裝配式企業在產品投產前,按產品投產批量及其消耗定額,由倉庫全部配齊後一次全部發給生產單位。如生產過程中發生丟失、損壞等情況,需要另寫申請單,報有關部門批準後處理。這樣可有效控製浪費和丟失。

5.實行全員和全過程的成本控製

企業在全員管理的活動中,需要按照員工的崗位責任和職責,設計出相應的成本目標。在實施全員成本控製過程中,首先要劃分成本控製實體,應根據企業生產工藝的特點和職能部門、各類人員的職權範圍,將企業內部劃分為若幹不同層次的責任實體,形成一個縱橫相交的控製體係。

在落實控製責任時,首先根據費用的性質及責任實體職責。將成本費用劃分為可控費用和不可控費用。可控與不可控是相對而言。從這一責任實體看某項費用是不可控的;而對另一責任實體而言就可能是可控的。就某一企業來看,其內部的各項費用都應該是可控的。就某一個責任實體而言,負責控製的成本費用,隻能是自身發生的可控費用,否則他難以負責控製。

方向正確等於成功了一半,成本控製也一樣。成本控製的目的是為了不斷地降低成本,獲取更大的利潤。所以,製定目標成本時首先要考慮企業的贏利目標,同時又要考慮有競爭力的銷售價格。由於成本形成於生產全過程,費用發生在每一個環節、每一件事情、每一項活動上,因此,要把目標成本層層分解到各個部門甚至個人。

成本控製之所以要貫穿於企業生產的全過程,是因為企業的生產過程其實就是成本費用的形成過程,既然成本費用是在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形成的,要想降低成本費用,控製活動就要貫穿於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所以,全過程的控製,其實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全麵控製。隻有實施全麵的成本控製,才能對生產經營過程的每個環節都進行控製,不至於有所遺漏,從而取得最佳的成本控製效果。

預算管理很關鍵

讓職能部門和所屬單位的子目標與企業整體目標趨同,使得投資者的戰略決策與經營者的管理行為相一致。這種管理格局無疑需要企業管理有一條主線,將企業各職能部門的管理工作和所屬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貫穿起來,從而提高企業整體的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發達國家成功企業的經驗證明,這條主線就是預算管理。

在國外,預算管理已經經過很長時間的應用和發展。在美國,90%以上的企業都要求實施預算管理;歐洲一些國家甚至要求100%的企業都做預算。因此,實行預算管理是企業管理的迫切需要,搞好企業預算管理並在管理中產生效益,是檢驗現代企業管理科學化的重要標誌之一。

然而,很多企業管理者認為,預算管理似乎隻是財務部門的事情。全麵預算管理是企業體係化的管理活動,不是財務部門的一項工作任務,是對企業綜合的、全麵的管理。

西方市場經濟發達國家企業的預算管理實施得較早,也比較成熟,其中一些技術性的方法,在我國企業實施預算管理中已經得到借鑒;一些非技術性的東西,我們則不能直接借鑒,這需要我們在實施預算管理時要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進行發揮和創造。隨著經濟體製改革的深入,我國許多企業,尤其是許多大中型國有企業已經實施了企業預算管理。從已經實施預算管理的企業情況來看,預算管理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諸如缺乏全員參與意識,沒有有效的激勵配套措施,缺乏規範操作等,導致一些企業預算管理的效果不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