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簡單但有效的管理效應(5)(3 / 3)

後來,人們為了感謝多米諾給他們帶來這麼好的一項運動,就把這種骨牌遊戲命名為“多米諾”。到19世紀,多米諾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運動。在非奧運項目中,它是知名度最高、參加人數最多、擴展地域最廣的體育運動。

從那以後,“多米諾”成為一種流行用語。在一個相互聯係的係統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人們就把它們稱為“多米諾骨牌效應”或“多米諾效應”。

多米諾骨牌效應告訴我們:一個最小的力量能夠引起的或許隻是察覺不到的漸變,但是它所引發的卻可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楚國有個邊境城邑叫卑梁,那裏的姑娘和吳國邊境城邑的姑娘同在邊境上采桑葉,她們在做遊戲時,吳國的姑娘不小心踩傷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帶著受傷的姑娘去責備吳國人。吳國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惱火,殺死吳人走了。吳國人去卑梁報複,把那個卑梁人全家都殺了。

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說:“吳國人怎麼敢攻打我的城邑?”

於是發兵反擊吳人,把當地的吳人老幼全都殺死了。

吳王夷昧聽到這件事後很生氣,派人領兵入侵楚國的邊境城邑,攻占夷以後才離去。吳國和楚國因此發生了大規模的衝突。吳國公子光又率領軍隊在雞父和楚國人交戰,大敗楚軍,俘獲了楚軍的主帥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陳國的大夫夏齧,又接著攻打郢都,俘虜了楚平王的夫人回國。

從做遊戲踩傷腳,一直到兩國爆發大規模的戰爭,直到吳軍攻入郢都,中間一係列的演變過程,似乎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把事件一步步地推入無可挽回不可收拾的境地。這也是多米諾骨牌效應。

頭上掉一根頭發,很正常;再掉一根,也不用擔心;還掉一根,仍舊不必憂慮……長此以往,一根根頭發掉下去,最後禿頭出現了。哲學上叫這種現象為“禿頭論證”。

往一匹健壯的駿馬身上放一根稻草,馬毫無反應;再添加一根稻草,馬還是絲毫沒有感覺;又添加一根……一直往馬身上添稻草,當最後一根輕飄飄的稻草放到了馬身上後,駿馬竟不堪重負癱倒在地。這在社會研究學裏,取名為“稻草原理”。

第一根頭發的脫落,第一根稻草的出現,都隻是無足輕重的變化。但是當這種趨勢一旦出現,還隻是停留在量變的程度,難以引起人們的重視,隻有當它達到某個程度的時候,才會引起外界的注意,但一旦“量變”呈幾何級數出現時,災難性鏡頭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由於變化是漸進的,猶如從很緩的斜坡下來,人們很難察覺其遞降的痕跡。對個人或組織來說,“防微杜漸”能讓人們及時堵塞漏洞,防止危機的發生。但大部分時候,人們想做到“防微杜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必須在隱患剛開始出現時,還要做到“亡羊補牢”。知道了什麼是多米諾效應,也知道了它的危害,如果能做到“防微杜漸”和“亡羊補牢”,那麼就算不能完全防止多米諾骨牌效應的發生,也可以把它的影響降到最低。

登門檻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弗裏德曼和他的助手曾做過這樣一項經典實驗:

讓兩位大學生訪問郊區的一些家庭主婦。其中一位首先請求家庭主婦將一個小標簽貼在窗戶或在一個關於美化加州或安全駕駛的請願書上簽名,這是一個小的、無害的要求。兩周後,另一位大學生再次訪問家庭主婦,要求她們在今後的兩周時間裏,在院內豎立一個呼籲安全駕駛的大招牌,該招牌很不美觀,這是一個大要求。結果答應了第一項請求的人中有55%的人接受這項要求,而那些第一次沒被訪問的家庭主婦中隻有17%的人接受了該要求。

這種現象被心理學上稱之為“登門檻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