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如何炒股
巴菲特認為,股市行情變幻莫測,隻有采取正確的策略方能立於不敗之地。投資者要有承認錯誤的勇氣,一旦事實證明自己投資決策是錯的,就應立即改正,以保存實力。股市操作中出現投資失誤是屬於正常的,關鍵在於應該盡量避免在一次投資失誤中大傷元氣,否則不僅會使保本變得非常困難,還將嚴重影響到投資者的操作心態,不利於投資者發揮正常的操作水平。因此,在高風險的股市中,在謀求高額投資回報的同時如何有效地防範風險、保全實力始終是投資者必須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他提出了以下幾點散戶炒股的原則:
(一)安全第一
雖然投資者炒股就是為了賺錢,但股市始終都是一個充滿了風險的“遊樂場”。特別是在目前上市公司不注重對股民的投資回報的條件下,對於股民這個群體來說,輸本是絕對的。因此,在這個風險投資的場所中,應當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要在股市中能確保資金的安全,確保不一敗塗地,賺錢就會有機會。
(二)能賺就好
股票的買賣實質是一種投資,投資就是為了得到回報。因此,必要的利潤還是要追求的。
1.要保證賺回那不算太高的銀行存款利率。
2.要保證賺回購買證券報刊的費用錢。
3.要盡可能地賺回自己在股市中打下的工資款,而此工資款可多可少,視行情的發展而定。
基於以上三方麵的考慮,巴菲特為自己定下的目標利潤的下限為10%,每年能賺個10%,這也就對得起自己在股市中辛勞一年了,這比許多上市公司做假帳都做不出個10%來說要強得多了。
(三)見好就收
貪婪是人的本性,但同時也是炒股失敗的致命因素。在炒股過程中,巴菲特始終牢記“見好就收”這一箴言。他每年為自己定下的目標利潤是30%-50%,達到30%就算完成任務,達到50%也就是超額完成任務了。在此之後,他便開始保守操作,以保住成果為主,對看不準的行情,寧可放過也決不做錯。盡管因此自己會少賺部分利潤,但同時自己卻也因此而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風險。因為股市不是一個比誰賺錢多的地方,而是看誰在股市裏生存的時間更長。
(四)分散投資
巴菲特所說的分散投資指的是中長線與短線之間的資金分配比例關係,這種比例通常將它確定為6∶4。這樣分配資金比例的好處在於一方麵它可以確保大部分資金的安全性;另一方麵又可搏取一定的短線收益。不過巴菲特認為這一資金分配比例關係並非一成不變,隨著自己目標利潤的完成,自己短線投資的比例將會越來越小;而中長線的籌碼也將逐步變現為資金存放在自己的戶頭上。
(五)絕不追高
巴菲特的中長線籌碼,絕對都是某隻股票的相對低位的籌碼,因為隻有這樣的籌碼才能保證自己持籌的安全性,他的短線操作也絕不追高,特別是追進那些創出曆史新高的股票,盡管按技術派的說法,創出曆史新高而向上突破的股票正是追進的好時候,但我寧可在其回抽確認突然有效之時介入,也不會在其向上突破之時追進。並且作為短線籌碼,自己絕對隻能作為短線持有來對待,少則第二天就拋出,多則三五天後拋售,很少有持股超過一星期的短線操作。
如何防止被套牢
投資者在高點買了股票以後,股價持續下跌,長時間內不再出現購入價位。這就是所謂“被套牢”。一旦被套牢,投資者就很難預料什麼時候能解套,或者能不能解套。尤其是使用借貸資金投資股票的人,當還本付息的日期到來時,股票還被牢牢地套著,為了還貸,不得不忍痛割愛,按時價賣出,就會造成投資資金的巨大損失。
如何避免在股市被套牢,巴菲特提出了四點:
(一)在合適的時機買入合適的股票
投資者如果沒有在股價上漲的起始階段買入股票,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踏空”,下一步就很可能被套牢。因為“踏空”之後,投資者在一段時間內無法下定決心買入股票,他們總在想:5元的時候沒買,8元了還買它幹嗎?結果,股市出乎意料地牛氣衝天,股價一升再升。幾乎所有的專家都一致認為,股價還能漲而且能漲很多。踏空者最終無法再觀望下去了,買進了過去5元接著8元而現在是10元的股票,這樣,就離被套牢不遠了。所以,隻要不踏空就可以防止被套牢。假若剛剛發現踏空,就要迅速追入,不要錯過時機。同時要牢記行情啟動時的價位,當股價比啟動價上漲30%以後,不管獲利是否豐厚都堅決拋出。可以把這份收益看作踏空後的額外收益。另外,果斷作出抉擇,放棄這輪行情,漲跌都與自己無關,一直等到股價見頂回落,下一輪行情啟動時再及時買入。然而,當遇到較長時間的反複上升行情時,無論如何回調整理也不會再出現當初啟動時的價位。所以投資者應當結合實際,借助技術分析,在適當的時候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