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3章 心裏有杆秤(2 / 2)

“我要是一下子就做成了這件事,村裏人誰知道我到底為他們出了多少力,隻有一些人提出了相反的聲音,碰了壁,才知道我到底為他們做了什麼,村裏人心裏的那跟秤才能有所傾斜。你記住,不管在哪裏在什麼地方,真心為你著想,不計得失的把一切都奉獻給你的,除了你至親的親人,沒有別人。對人隻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這是我的經驗之談,你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

葉白芷目露沉思,皺眉想了一會兒,才小心的問道:“你是不是說,就是那些表現的對你很親近,什麼都為你著想的人其實心裏也有這一杆秤,他用那杆秤來衡量對你好到底值不值得,或者是對他有沒有損失?”

葉白芷能在十幾歲的年紀就看出來蔣氏是個佛口蛇心的人,未必就是真的蠢人,她或許隻是習慣了用善良的眼光看待事情,而她不是在蔣氏或者葉白芍手裏栽過大跟頭,未必會明白有些人是心口不一的。

“就是這樣的,能真正為你著想的畢竟是少數,你要用心體會。眼睛或許會騙人,但是心是不會的。”

葉白芷受教的點點頭,有些話她其實並不是很明白,不過她在心裏默念了幾遍,準備把這些話記下來,等以後遇到事的時候拿出來念叨幾遍,照著這個話做,總是不會錯的。

“其實還有一件事我不是很明白,他們的榆錢都賣到一文錢一斤了,那包子鋪跟酒樓的掌櫃的不可能不知道這個事啊,那他們怎麼不找他們買便宜的榆錢,卻買我們的貴榆錢呢?”葉白芷疑惑的問道。當初聽說那些人去縣城賣榆錢,一文錢一斤都賣了,她還很是擔憂,就怕包子鋪跟酒樓不找她們買榆錢了,到時候那些榆錢砸她們手裏,她們才是虧死了呢。

提到這個,珍兒神秘的笑笑,拉近葉白芷,細細解釋道:“其實我也沒把握,不過我想著他們都是老生意經,肯定比我懂這些,要是真不買我們的榆錢,我就當花錢買個教訓了,誰知道最後還真被我找對了法子。”

珍兒這樣說更是引的葉白芷好奇連連,催促著她趕緊給她講講其中的玄機,珍兒喝了口水才慢慢道來。

“我們送了第一回的榆錢以後,不是去包子鋪跟酒樓外麵看了嗎,他們賣的榆錢包子跟榆錢小菜都賣的很好。我照著這個量跟價錢算了算,光是跟榆錢又關的菜品,他們都賺了一天收益的二成,你想想,這是多麼大的一個數字。”

“後來我又根據兩個鋪子的客人數量算了算,他們需要的每天需要的榆錢還是不少的。光酒樓一家,每天都需要一百五六十斤榆錢,這還是算的少的。你想想,我跟村裏簽了文書,整個村子的榆錢都掌握在我們手中,那些酒樓要是跟葉娘子他們買了榆錢轉而不要我們的,他們能管幾天?到時候,要麼是葉娘子他們嚐了甜頭從村裏買榆錢供給酒樓。可是那樣,村裏人就得按文書上寫的賠償我們的損失,那他們就賺不到錢啦。這樣一比較他們還不如繼續把榆錢賣給我們,隨它們砸在我們手上,他們拿了錢萬事大吉。要麼就是酒樓出麵再找我們買榆錢,可是你想,到那個時候我們還會傻傻的按三文錢一斤賣榆錢嗎?我們提價了,那我們前幾天的損失就回來了,可是酒樓的成本就增加了。或者酒樓不賣我們的榆錢,他們撤了這些跟榆錢又關的菜品。可是榆錢的名聲他們已經打出去了,他們不賣,我們就找別的酒樓,到時候,他們才是真的為別人做了嫁衣。這麼淺顯的道理,我這個門外漢都能想明白,更何況那些老油條,老生意經了。所以,他們即使知道市場上有人賣榆錢賣到一文錢一斤,也不會貿貿然的就跟我們中斷生意。他們肯定早就打聽清楚了,葉娘子他們手裏並沒有大量的榆錢,所以寧願現在就虧些小錢,也不要為他人做嫁衣,落入進退維穀的境地。”

****************************************************抱歉各位,更晚了~~唉,以為回家以後會有更多的時間來寫文,回來以後才發現各種出乎意料的事發生,真是一場兵荒馬亂的亂戰啊*******在這裏要感謝整個七月中給予雲水跟《珍居田園》各種支持與鼓勵的親,新的八月雲水會更加努力的,也希望各位繼續支持~~~~

下麵要感謝八月裏第一張粉紅票的到來,謝謝阿嘉莎親的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