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八是個黃道吉日,經過珍兒跟葉家人的集體投票表決,包子鋪就在那一天重新開張。
那天早上,不隻是珍兒、葉白芷、二妞還有毛氏跟葉蘇木幾人去了,葉老爺子在大夥的強烈要求之下也去湊了這個熱鬧。虎子作為包子鋪的真正老板,那是必須到場的。而杜雲因為大肚子,葉白薇因為待嫁的原因,就留在了家裏;葉石韋也在家裏照看著,畢竟家裏還有一個孕婦,一個小姑娘,外加一大家子的東西呢。
這邊葉老爺子自願幫忙燒火,那就把葉白芷給空出來了。有了這麼些天的鍛煉,葉白芷包的包子已經像模像樣了。幾人一邊調餡子,一邊包,說說笑笑倒也快。
毛氏說新鋪子要有新意,之前開了那麼幾天已經給附近的人留下印象了,現在要多弄些新東西,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早日把買鋪子的銀子賺回來。
毛氏的出發點是好的,不過他們這些人中,葉老爺子年紀最長,也最有見識,可他對吃食不怎麼講究,也提不出什麼很有用的建議。剩下就是毛氏跟葉石韋了,他們所見識的也就是棘陽縣的這些花樣,根本談不上有新意。剩下的幾個小的可以忽略不計。珍兒倒是知道幾個精致的糕點跟包子,可是因為太過精致,完全不適合他們這個比較平民的小鋪子,而且提出來也不好解釋她怎麼知道這麼多。最後,幾人商議決定,保留原有的粉條包、肉包跟蘑菇包。剩下的適應當即蔬菜,添加白菜包、蘿卜包、豆包跟糖包。
今天開張,就加了一些糖包跟豆包。糖精貴些,糖包就賣兩文錢一斤,豆包是葉家的,珍兒按價稱的,算下來一文錢一個就成。今兒先賣這些,要是客人喜歡,吃的人多以後就接著賣,要是不好吃,就撤了這道包子。
看時辰差不多了,庖下裏忙碌的幾人就慌忙把準備好的包子、稀飯端了出來。毛氏她們擺好了貢品,珍兒跟虎子一人一束香,拜了灶神。
葉蘇木早在門口準備好了,鞭炮的一頭綁在竹竿上,另一頭懸空掛著,尾端離地麵的高度不高,這是特別為虎子著想的。門口上還有一個牌匾,用塊紅布披著。
吉時一到,葉蘇木敲了敲銅鑼,就拿著燃起的香遞給虎子,牽著他去點鞭炮。虎子跟著葉蘇木的腳步慢慢的走著,回頭看了一眼珍兒,見珍兒對他笑笑,也回了一笑,堅定的握著香,慢慢的伸到下麵的引線下,等引線冒了煙,忙跟這葉蘇木往後跑。
劈裏啪啦的炮聲伴隨著濃煙吸引了早起的人們。等珍兒跟虎子踩在梯子上掀開了紅布,“百草包子”四個字映入人們的眼睛。
人們以為隻就是一個普通的包子鋪,賣的肯定也是那幾樣,沒什麼好吃的,剛想走呢,一個寫有今日供應的木板豎在了門口。人群中有識字的就念了出來:“今日有香菇包子、粉條包子、肉包子、糖包子、豆包子,稀飯一文錢一碗。另,買三個包子送一碗綠豆湯,新鮮醃菜有蘿卜絲、韭菜黃、幹醬豆。”
人們一聽添加了幾個新花樣,都覺得有些意思,幾個沒吃早飯的一商量,覺得可以去嚐嚐,反正挺便宜的。
門口迎客的是剛趕來的葉路遠。他還在景春堂當學徒,聽說珍兒家的包子鋪要重新開張,想來湊個熱鬧。可惜,沒什麼他能做的活計,珍兒就讓他這天早上早些來,笑道:看看開張的盛況,要是還能招攬客人那就更好了。
他也牢記著要來幫忙的事的,就是昨兒晚上鋪子裏才新進了些茶葉,他要忙著記賬,忙活晚了,今兒早上就沒起來。這剛趕來就讓珍兒遞了個抹布過來,讓他招攬客人。
引著幾人進了鋪子。一進門,才發現這包子鋪還是有些變化的。以前隻是一間小小的屋子,裏麵放了兩張桌子,人一多就沒地方坐。而且地方小,不小心就會碰到這裏,碰到那裏。現在的鋪子不一樣了。珍兒想讓鋪子裏的地方寬敞一點,就跟葉十一哥他們說了。他們也是常幹這個的,仔細看了看這房子的結構,就幫珍兒把問題解決了。中間的牆一打通,就把兩間屋並成一間了,牆上再加上一個窗戶,屋子裏一下子就亮堂多了。
後麵院子裏葉十一哥他們也給改了改,以前的庖下太緊閉,每次珍兒他們一群人在裏麵忙活都覺得悶熱,出不來氣。葉十一哥他們把庖下裏的灶毀了一個,又把剩下的兩個灶重新盤了盤,燒起來又快,煙灰也出的快。可不像之前那個灶一樣,一點火煙子就全返回來進了庖下,讓人咳得眼淚都出來。庖下的窗戶也換成了白棉紙,又好看,庖下裏也亮堂。就是換來了毛氏的笑話,最髒的地方珍兒反而用了最好髒的窗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