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中,南城門剛開,一輛牛車就疾馳而過。走了一炷香時間,牛車停在路邊,從車上下來兩個人,繼續往牛車上走著。牛車仍然停在路邊。
大清早起床,葉石韋父子就開始忙活,今兒又是往城裏送蘑菇的日子。
毛氏給兒媳杜雲熬好了雞湯,看著她痛苦不堪的皺眉吃完了也過來幫忙了。
“蘇木,我跟你爹兩個來裝,你把這一麻袋扛到牛車上就去吃飯,我估摸著珍兒估計也快過來了。”毛氏用木鏟一邊鏟著大木箱裏的蘑菇,一邊道。
葉蘇木看看天,估摸著時辰也差不多了,應聲道:“哎,好。那個過稱的時候叫我啊。”
過稱是鄉下的風俗,不管你買什麼或者賣什麼,鄉下人都會回來過一遍稱,這樣心裏有譜,也踏實。
毛氏揮揮手,道:“你快去吧。”
葉蘇木走了,毛氏跟葉石韋夫妻仍然繼續忙碌著。
“我看著,蘇木自從跟著珍兒在村裏收蘑菇,做事不一樣了,也會說話了。”葉石韋道。
毛氏也這麼認為,不知道是不是見識的多了,她兒子是不一樣了。“你別說蘇木,你看看白芷,以前多魯莽的一個人,現在做事不也沉穩了,她要是不懂的事,要麼看珍兒怎麼做,要麼就幹脆不管。雖說她這是個笨辦法,可你別說,這樣也總比她之前莽撞老是犯錯的強。”
葉石韋知道毛氏心裏不甘,她一直想再要一個姑娘,可這事兒,說起來也怪他。她現在這麼喜歡白芷,也算是彌補了一個缺憾了。
“我覺著吧,爹說的不錯,或許蘇木真的是被我們保護的好了,沒有經過什麼事兒的人怎麼能成長?珍兒可就是一個例子,一個小姑娘還帶著一個弟弟,要不是生活所迫,她哪裏懂那麼多算計,硬生生是失了孩童的天真,天天為衣食算計的。”毛氏想到珍兒瘦弱的小肩膀,有些心疼。
“那你有什麼打算?”葉石韋問道。
毛氏琢磨著心裏的想法丟了木鏟,走到葉石韋身邊低聲問道:“你說,要不我們也做個什麼生意的,也不要大,就跟珍兒這一樣,咱們就收些地裏產的東西賣,咱也別想著多掙錢,就讓蘇木去琢磨,讓他鍛煉鍛煉。”
葉石韋捏緊了麻繩一頭,另一頭使勁一扯,繞著麻袋口子纏了好幾道,然後係了個活結,完了抹了把汗,才慢慢道:“你這法子是好,可我們收什麼?糧食要交稅,豆子跟花生要磨油,芝麻那更是個金貴的物什,咱們收不起。再說了,這些東西,就算你收也不知道賣去哪兒。你別看珍兒現在這麼累還開心著,我跟你說她也是心善的。珍兒收的這蘑菇是完全沒掙錢的,集市上蘑菇賣三文錢一斤,她就按這個價收,一點兒錢都沒賺。你以為村裏人為啥最近光說珍兒的好話,還不是珍兒幫他們掙到錢了。那在縣城賣還有的時候兩文錢一斤呢,可珍兒一直是這個硬價錢,他們哪裏還好意思拖珍兒後腿,這都是有錢能使鬼推磨。”
毛氏當然也知道村裏人最近都沒說珍兒壞話了,就連葉白芷每天跟珍兒一起縣城村裏跑的也沒人說她不安分了。甚至還有好幾個人朝她打聽珍兒是不是還需要人,他們家的閨女怎麼怎麼手巧,怎麼怎麼聽話之類的。原來根源在這兒啊。
“不行,這事兒我得跟珍兒說說,她這都不賺錢還成天忙活成這樣幹啥。”毛氏越想越生氣,“這珍兒也太沒算計了,生意哪兒能這麼做呀。”
葉石韋看著氣的團團轉的毛氏,微微一笑,他就知道毛氏知道了會不同意。
“她這都不掙錢了,那蘇木的工錢還得她倒貼呀。這一百兩白花花的銀子買了個小鋪子,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把銀子給掙回來呢,她這可好又整了個賠錢的活計,這日子可不能這麼過呀。”毛氏直碎碎念著。
葉石韋看她的樣子這會兒肯定也沒心裏還裝蘑菇了,隻好自己一個人忙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