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兒躊躇著道:“要是慢慢做順了,我們這熏肉一次可是能做不少的。”你們到時候賣不完怎麼辦?
大掌櫃大笑著道:“這個小東家不用擔心,咱們醉雲樓別的不說,那口碑還是有的。這熏肉也好配菜,光是我們庖下就有好幾樣子菜,這熏肉隻好反響好,不愁賣不掉。”
有了大掌櫃這話,珍兒放心不少,跟掌櫃的定好價錢,一路高興的出了醉雲樓後巷。她跟這醉雲樓真有緣,每次來都有好事。
一路想著回去怎麼安排這熏肉的事,珍兒歡欣鼓舞的到了鋪子裏。鋪子裏早忙完了,貫仲跟王越正在數銅錢穿線呢,南星雙手托著下巴,眨巴著眼笑眯眯的望著裝銅錢的木匣子,一臉的驕傲自豪。
“我這邊數的是二十串並八十七銅板。”貫仲道,有些小心的望著王越,生怕他說的數字跟自個不一樣。
一串錢是一百個銅錢,二十串並八十七個銅板,就是二兩銀子八十七個銅板,看來今兒生意又不錯。
王越慢慢的把手裏抓的一把銅錢一個個的數完了,才回道:“嗯,我數的也是這個數,看來沒數錯。”
貫仲放心的鬆了口氣。
他才學會數數,這是珍兒讓葉路遠教他的,說是在鋪子裏幫忙,不能連一點兒術數都不會。他下了功夫學,每天都折樹枝一個個的數著,可是收效甚微。珍兒知道後,就讓他跟王越每天賣完包子以後數銅錢,這樣既能對每天賣多少東西心裏有個數,也能盡快學會術數。不知道是不是知道銀子的重要性,他學的非常快,除了頭幾回,後來每次數銀子,他都不會出錯了。
看到珍兒進來,王越跟貫仲忙把匣子遞給珍兒,對她道:“東家,這是今兒賣的錢,你數數。”
珍兒接過匣子,道了幾句他們辛苦之類的話,拿著匣子去了後院。
後院裏,曹葉氏還在洗著碗筷,旁邊簍子裏已經放了不少洗幹淨的碗筷,夏嬤嬤跟王大娘在用幹布子把碗上的水擦幹,放到另一個簍子裏。
幾個人說說笑笑的,倒也開心。
珍兒過去打了招呼,夏嬤嬤道:“今兒怎麼過來的晚了?”珍兒笑了笑,道:“大娘,我又找了個生錢的活計。”然後把去醉雲樓賣熏肉的事兒說了。
王大娘聽的直咋呼,“呀,這麼說,東家又能掙大錢了?”還不得珍兒說話,她又道:“東家咋這麼聰明哩?咱們這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幹一輩子,都不敢想在縣城買個鋪子,這東家小小年紀的一個姑娘都能買鋪子了!還有這小腦袋,隨便想想就是一個掙錢的法子,咋這麼靈光呢?”
珍兒被她說的有些不好意思,她可不是腦子靈光,也就是運氣好罷了,恰好她手裏有熏肉的法子,又恰好聽到醉雲樓後巷有人抱怨他們每次殺豬宰羊都弄的一條巷子裏難聞,這才想到賣熏肉的法子罷了。
夏嬤嬤聽王大娘滿口讚賞,心裏也為珍兒高興,可是她也沒忘了提醒她們:“什麼靈光不靈光的,她也就是瞎貓撞上死耗子,運氣好碰上了罷了。你們可別看她是東家就一個勁的死誇她,要知道,小姑娘家家的,有這樣要強的名聲可不好。還有珍兒,你也別老是想著掙銀子的事,姑娘家的就要有姑娘家的樣子,你這鋪子還有家裏的一兩個活計,足夠你養活自個跟虎子了,可別天天記掛著這蠅營狗苟的事兒,啊?”
珍兒點點頭,心裏卻想的是,自個要是不蠅營狗苟,哪有今天這樣的日子呀?
夏嬤嬤人老成精,哪裏看不出珍兒在敷衍她,正想著要再勸幾句,珍兒已經跑進屋去數銀子去了。
下晌沒什麼事做,珍兒就跟著南星在城裏晃蕩。貫仲則去辦珍兒交代他的事了。
在城裏繞了一圈,珍兒就買了些細棉布準備拿回去送給杜雲,讓她給還沒出生的孩子做兩身衣裳,也算是她這個半路來的姑姑盡了心。
走走停停,珍兒跟南星到處晃悠。珍兒百無聊賴,南星卻逛得津津有味。他在縣城混了這麼久,都不知道縣城這麼繁華呢,那賣的麵人真活靈活現,賣的糖葫蘆也好像很甜,還有賣麵具的,聽說越是凶狠的麵具越是賣的好,以前他也想去看看,可是還沒靠近攤子就被人給趕走了,現在跟著東家,他去哪裏都有人熱情的招呼他。
珍兒逛得有些累了,想回鋪子裏,轉頭見南星意猶未盡的樣子,又不好說出口,見前麵有間書肆,就道:“我去前麵看書,你自個到處逛逛,逛完了來找我。”
南星高興的應了,拿著珍兒給的四個銅板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