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子的開業選在正月十八,兩家鋪子一起開業,倒也省事。
正月是淡季,鋪子裏很清閑,山薑他們事情不多,也都在後麵整理庫存。
珍兒記掛著家裏的事情,正月二十虎子去了學堂,她就回村裏去了。開了春,家裏事情雖然不多,零碎的事情卻也不少。
經過一個過年的熟悉,虎子跟趙家和兩個已經處的很好了,而且有了同齡孩子比較以後,趙家和的功課也進步很快,珍兒看鋪子裏趙暘銘也在教識字,趙順還教他們打算盤,就把趙家和也留下了,讓他們一起跟著學。
吳玲玉覺得鋪子裏悶,也跟著珍兒回了村裏。
進了二月,氣候開始回暖,有勤勞的農民已經開始有事沒事往田地裏轉一圈了。去年冬天來的早,溫度也低,也不知道田裏的莊稼怎麼樣了?
珍兒家的地交給王大叔,根本就沒讓她怎麼操心。現在又來一個錢順,珍兒就更不用操心了。
錢順很勤快,人雖然有心眼,人品卻還不錯。自從賣身給珍兒以後,他就特別勤快,住在山腰下的茅草屋裏,把珍兒家後院的幾畝地跟山上的果樹照顧的很好。
去年冬天太冷,之前也沒有預料到,第一場雪來了以後,大壯舅舅就過來了一趟。說是冬天冷,要照顧好樹幹,別給凍死了,還交代可以用稻草繩把樹幹捆綁起來,這樣可以保暖。錢順聽了,就趕著第二場雪沒來之前綁樹幹。他之前閑著沒事的時候也綰了很多稻草繩,本來是想等到割麥子、收稻穀的時候用的,現在用著倒也好。不過那些繩子還不夠,他就白天纏樹幹,晚上綰草繩,八天時間,愣是把所有的樹幹都給纏好了,就連大壯的舅舅都驚訝。
天氣暖和以後,他是第一個下地的,有事沒事他都在田間地頭轉悠,認真的讓珍兒都折服。
二月初,趙順想趁著現在不忙再去楚州府看看,看看人家雜貨鋪裏什麼賣的好。珍兒心裏還想著甘蔗的事,就準備跟著一塊兒去。吳玲玉這個愛湊熱鬧的,非鬧著也要去,珍兒想她也懂甘蔗,就也把她給帶著了。
葉白芷也心動,但她還沒出孝期,知道不能跟著一起出去跑,隻好一臉羨慕的送珍兒他們出門了。
趙順帶著的是趙暘銘,這也是趙暘銘自己要求的。趙順雖然不知道趙暘銘是什麼身份,不過他很熱愛做生意,人也很機靈,很會舉一反三,他教起來很輕鬆,現在趙暘銘想一起去學習,他當然願意帶著他。
江上的冰是已經化了,不過客船很少,珍兒他們是做馬車去的楚州府。馬車一路顛簸,完全沒有坐船平穩。吳玲玉從離家一路上都是坐船的,即使後來跟著珍兒從汐成縣到棘陽縣,也是坐船的。以至於她坐馬車在一開始的新奇之後,就開始吐的天昏地暗,怏怏的躺在車裏動彈不得。
好在坐馬車比坐船快,幾個小時就到了楚州府。一看到繁華的大街跟旁邊開著的百年老鋪,吳玲玉一下子就活了過來,蹦下馬車就開始往鋪子裏衝,珍兒攔都攔不住,隻好隨她。
趙順來過楚州府很多回,再加上他會說話,人也有見識,很快就跟常買貨的那人熟悉起來,這回珍兒找會種甘蔗的人,也是依賴趙順找到的人。
知道明天有一條貨船到,趙順很心動,吳玲玉更心動。可是種甘蔗的事也是迫在眉睫,珍兒也不想耽擱,就商量著跟趙順分頭行事。
趙順帶著吳玲玉去碼頭看貨,她則帶著趙暘銘去鄉下找會種甘蔗的人。
人生地不熟的,趙順很不放心珍兒。不過珍兒很堅持,家裏一大堆的事,他們是不能在外麵耽擱太久的。
趙順的熟人也很好心,讓他鋪子裏的夥計帶著珍兒跟趙暘銘去的鄉下。
在路上,珍兒就看到地裏有忙活的身影了。找到人,聽說他們是來學種甘蔗的,那人盯著穿著襦裙跟長衫的趙暘銘看了又看,兩個小孩子,還穿的這麼好,怎麼看也不像是來學種地的?
珍兒也有些赧然,早上她本來是想換了短衫來的,結果趙暘銘卻沒有短衫,讓她狠狠的鬱悶了一下。隻好穿著這樣就過來了,她自己的短衫還帶著,等下隻好找老鄉借一身衣裳給趙暘銘穿了。
珍兒在老鄉家裏換了衣裳,前後看了看,沒有問題了,她才拉開門。對麵屋裏也出來一個人,珍兒看著束手束腳出現在門口的趙暘銘,微微側過頭,肩膀抖動。
趙暘銘扯扯衣角,又勒了勒褲腰帶,看了看下身,沒有長衫,寬大的褲腿就這麼露著,讓他怎麼看怎麼不適應。雖然沒有看到珍兒的臉,但他也知道自己這個樣子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