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8章 獨處(1 / 2)

城裏的燈會還是一如既往的漂亮,各種彩燈掛在一起,遠遠看去,跟天上的繁星一樣璀璨奪目。即使去年來看過了,可是每年的風景都是不一樣的,這回出門,每個人臉上都帶著花一般的笑容。

小茵陳有了胡氏跟葉蘇木照顧,丫丫則跟著錢順、大妞夫妻,虎子帶著趙家和跟著葉春水去參加詩會了,沒了幾個小的在旁邊晃悠,珍兒突然覺得跟失去了活力一般,有些懨懨的。

遠處燈火璀璨,煙花爛漫,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吆喝聲此起彼伏,在這樣的夜裏,好像嚴寒也被驅散了一般。

珍兒半倚在城牆上往下看,隻覺得芸芸眾生也不過如此。從前她也是為了跟虎子兩個活下去,每天費盡心機,那個時候不敢想明天會怎麼樣,隻想著今天能活下去就成。就這樣每天忙碌著,雖然累雖然辛苦,但更多的卻是開心,幸福。現在,她跟虎子的溫飽不成問題,甚至省著些花,她手裏的錢夠她跟虎子這樣清貧的過一生。可是,現在她肩上的責任卻更多了。

管仲、南星、方海他們是最先跟著她的,當時隻是想著她有幾畝地,他們幾人就是種地、開荒地也不怕會餓死。那個時候隻想著溫飽,能走一步是一步,哪裏會想到有一天,他們會在棘陽縣站穩腳,擁有一間大鋪子跟一個小小的包子鋪,每天掙些錢不止養活了自己,還能幫助一些跟他們曾經一樣的人。而隨著這個小小家庭人數的增多,她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卻也更覺得溫暖。

趙暘銘站在牆下的陰影處,極目遠眺,遠處的夜空黑黑的一片,可就是這樣的黑暗裏,卻有他掛念的人。當初那樣不聲不響的走了,他知道娘親會很傷心,父親就是嘴上罵自己,心裏恐怕也是擔心著他的吧。

可是,趙家的兒郎都不是在家裏長大的。

他曾祖父十三歲出外遊曆,二十歲回家,第二年就參加鄉試,一路直通殿試,被先皇欽點為狀元,是本朝開國以來,第八位連中三元的人,四十一歲的時候就官居一品,是最年輕的丞相兼太子少師。他祖父,十歲過鄉試,十六歲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探花郎,一門兩父子,當時榮耀一時。他父親,一歲識字,兩歲背詩,三歲讀完三字經、幼學瓊林,八歲就把先生給辯得啞口無言。就是他,資質不如先祖,可也是出生書香世家,學問也不遑多讓的,可惜……

“走吧,我想先回去了。”珍兒呼出一口冷氣,這才覺得站在高處久了,風已經把臉吹僵了,她卻完全沒有察覺,忍不住用手揉了揉臉。

頭頂上掛的花燈玫紅色的光線映照下來,讓珍兒略有些蒼白的臉也顯得有些嫣紅了,跟塗了一層胭脂似的,配上她亮晶晶的眼睛,竟覺得比平時還要豔麗幾分。

看出她的冷,趙暘銘伸出手,想了想又把手縮回去,跟在珍兒身後往城樓下走。

這是前朝的舊城樓,當時戰亂就已經被毀得不成樣子了,後來舊城新建的時候,幹脆就棄了這個中看不中用的就城牆,重新又往外擴建了一個新的更加堅固的城牆。而老城牆留在這裏,就成了很多文人墨客吟詩作畫、懷古頌今的好去處,到了元宵節的時候,就會有很多人上城樓上來采采風,感受一下高處不勝寒的寂寥。現在正式最熱鬧的時候,很多人三五成群的出來逛了。珍兒他們下樓,正趕上別人上樓,一群群的人往樓上擠,珍兒跟趙暘銘兩個跟別人背道而馳的就被擠得東倒西歪的。

靠牆縮著,珍兒無比後悔,當時怎麼會想著要上城樓上吹風呢,太傻了!

他們上城樓的時候,上麵還沒有什麼人,珍兒就是不想跟別人在街上擠來擠去的才上去,哪裏想到現在下來卻寸步難行。

“哎呀!”不知道誰推誰擠,珍兒被人踩了一腳,頓時腳尖冒出一陣鑽心的疼。

趙暘銘被人擠得站在珍兒身後不遠的位置,雖然一直不能到她身邊來,卻也一直看著她,生怕她出現意外。沒看到她被人踩,卻也看到她叫了一聲,眉頭緊皺著。這個時候他也顧不得什麼君子風度,賣力的往前麵擠,大跨了兩步就擠到珍兒身邊,“怎麼了?哪裏受傷了?”

珍兒輕輕翹起腳尖甩了甩,感覺那種火辣辣的疼好些了,可是眼眶裏剛剛一瞬間疼而擠出來的淚還在,她搖搖頭,輕輕道:“我沒事,這裏人多,我們等他們上去了再下去吧。”

趙暘銘看她明明眼裏含著熱淚卻還堅強的樣子,隻覺得心裏軟軟的,要是別的姑娘遇到這樣的事,肯定哭哭啼啼的叫痛,要不然也是像他表妹一樣,大喊大叫要找出擠到她的人。可她卻不一樣,她就像一個蒲草,即使長在最貧瘠的地方,也能頑強的生長著,她不嬌弱,不 ,迎著風雨越戰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