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沙斯塔如何踏上了旅途(1)(1 / 2)

在卡羅門臨海的一個小村莊裏,住著一個名叫沙斯塔的男孩。一天,村莊裏來了一個陌生人和一匹會說話的馬。他們的到來會對男孩的命運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這是一個發生在納尼亞和卡羅門以及它們相鄰國土之間的冒險故事。故事發生時,彼得是納尼亞的至尊之王,他的弟弟和兩個妹妹在他之下,也是納尼亞的國王和女王。那時,納尼亞正處在黃金時代。

在那段歲月裏,遠在卡羅門南邊臨海的一條小溪旁,住著一個名叫厄西什的漁夫,跟他住在一起的還有一個男孩,這個男孩管厄西什叫爸爸。男孩的名字叫沙斯塔。大多數時候,厄西什會在上午駕著他的小船去捕魚,下午騎著他的驢到集市上賣魚。要是魚賣得不錯,他回到家時脾氣就會好一些,也不說沙斯塔什麼;要是魚賣得不好,他就會挑沙斯塔的不是,說不定還會揍沙斯塔一頓。要知道,想挑沙斯塔的不是可不是什麼難事,因為他要幹那麼多事情,修網啦、洗網啦、做晚飯啦,還要打掃他們居住的小屋。

沙斯塔對他家以南的那個村莊的事情沒半點興趣,因為他曾和厄西什去過那兒一兩次,所以知道那地方實在沒什麼有趣的事情。在那個村莊裏,他遇到的不過是和他父親一樣的男人——他們穿著髒兮兮的長袍,蹬著露趾木鞋,戴著頭巾,蓄著胡須,跟其他人慢吞吞地講些單調無趣的話。但他對北邊的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因為從來沒有人去過北邊,他父親也不允許他去那邊。所以每當他獨自一人坐在門外修網時,總是急切而好奇地望向北邊。可是,他能看到的不過是一個長滿荒草的斜坡。除此之外,天邊也許還有幾隻鳥。

有時,沙斯塔就會問厄西什:“噢,爸爸,小山那邊是什麼?”這時,如果漁夫心情不好,就會給沙斯塔一耳光,然後讓沙斯塔專心幹自己的事。要是他心情平靜,就會說:“噢,我的兒子,別讓自己被那些愚蠢的問題分了心。有位詩人曾經說過,‘專心幹事是財富之源,而那些淨問些不關己事的問題的人,就是在駕著愚蠢的風帆駛向貧窮的礁岩。’”

沙斯塔心想,在那小山之後,一定有什麼不為人所知的秘密,隻不過父親不願意讓他知道罷了。然而,事實上,漁夫這麼說是因為他自己也不知道北邊到底有什麼。當然,他也不在乎。他的想法都是很實際的。

一天,從南邊來了一位陌生人,和沙斯塔以往見過的都不同。陌生人騎著一匹健碩的花斑馬,馬的鬃毛和尾巴十分順滑,馬鐙和韁繩上還鑲著銀飾。陌生人穿著鏈甲,纏著絲質的頭巾,頭巾中間凸起頭盔的尖端。他身子一側掛著一把長彎刀,背上背著一個圓形的盾,盾上嵌著黃銅塊,右手還握著一把長矛。他的臉很黑,這並沒有讓沙斯塔感到吃驚,因為卡羅門人都是這樣的;讓他吃驚的是這個男人的胡子被染成了深紅色,卷卷的,因為塗著香油而閃閃發亮。但厄西什從陌生人赤膊上的金環判斷出他是個泰坎(卡羅門對男貴族的尊稱)或者是個大王,所以他彎腰跪在了陌生人麵前,胡須都碰到了地上。他還示意沙斯塔也跪下。

陌生人要求留宿一晚,而漁夫對此當然是不敢拒絕的。他拿出了最好的東西給泰坎當晚餐(但泰坎不這麼覺得);至於沙斯塔,和往常漁夫有客人一樣,隻得到了一片麵包就被打發出了小屋。這種情況下,他通常會和驢一起睡在它小小的茅草棚裏。但現在離睡覺還太早,於是沙斯塔——這個不知道在門外聽別人講話是不對的男孩,就坐在了小屋外,把耳朵貼到小屋木牆的裂縫上,想聽聽大人們在講什麼。結果他聽到了這些。

“那麼現在,我的主人,”泰坎說,“我有心想買你的那個男孩。”

“哦,我的王爺,”漁夫回答說(沙斯塔一聽他諂媚的語氣,就能想象他說話時臉上貪婪的表情),“你的仆人我雖然很窮,但什麼價格能引誘我把自己的孩子——自己的血肉賣去做奴隸呢?有個詩人曾這麼說過:‘血濃於水,子孫貴於紅寶石。’”

“話雖如此,”客人幹巴巴地回應說,“但另一個詩人也說過:‘那些試圖欺騙聰明人的人其實已經裸露了自己的後背,準備接受鞭打了。’你不必再用你那張老嘴編謊話了。那個男孩很明顯不是你的兒子,因為你的麵頰和我一樣黑。那個男孩皮膚白皙,和住在北邊那些雖然令人討厭但確實漂亮的野蠻人很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