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資本代理——“代”進“代”出,財源滾滾(4)(1 / 3)

能夠提供有利的貿易機會供委托人選擇;

收取傭金較為合理。

期貨代理經紀人的交易流程

接受客戶的選擇是期貨代理經紀人進行操作的第一步,一位出色的代理經紀人,必須具備金融、市場和期貨方麵的知識,最好是經過專業培訓。在香港培訓一位代理經紀人至少要花三年時間。也隻有這樣,才能勝任客戶對你的選擇。

一旦客戶選好你作為他的代理人之後,你就要讓客戶填寫一些表格,寫明其個人狀況、收入與銀行信用情況、帳戶種類等,並簽署有關的授權書。

帳戶的種類分為幾種,有個人帳戶、共同帳戶、公司帳戶和合夥帳戶等。

接受客戶指令,是你正式進入“作戰”狀態的開始。這時你要讓客戶填一張訂單,上麵印有經紀行名稱、客戶帳號、經紀人姓名,下麵分為買進或賣出兩欄,另外你還要請客戶填寫買賣期貨名稱、契約宗數、交收月份、價格限製和範圍、有效時間等等。

客戶向你下達指令後,你應馬上將指令交給經紀行的委托部,委托部對客戶的指令進行檢查之後,再傳到場內代理經紀人手中,由其在交易所內公開喊價,進行買進或賣出。在交易完成之後,場內代理經紀人在原來的那張指令單上和專門的交易卡上寫明成交價格及接受交易對方代理經紀人或自營商的編號,然後將訂單傳到經紀行的工作人員手中,並通知客戶交易的詳情。最後再到結算所作結算和交割工作。

我國期貨交易市場概況

1.舊中國期貨經紀人

解放前,從當時的狀況來看,上海有比較發達的期貨交易和較完善的期貨市場,北洋政府還頒布了《物品交易條例》,對當時的商品期貨交易作出法律規定。那時上海主要的期貨交易所有:

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1920年成立,有經紀人200名,除交易有價證券外,上市的期貨商品有棉花、棉紗、布匹、金錢、糧食油類及皮毛等。

上海金業交易所。1921年開業,經紀人130名,主要經營標金。

上海華商棉紗交易所。1921年開業,有經紀人180名,交易物品為棉花、棉紗、棉布。

中國機製麵粉上海交易所。1921年開業,經紀人55名,上市商品為機製麵粉及麩皮。

這些期貨交易所與現代期貨交易所相比,實際交收商品的交易所占有相當大比例,套期保值業務開展較少。交易所的經紀人大部分是行業公會會員,他們申請當經紀人,必須有業主兩人介紹,經紀人公會同意,交易所理事會審查其資本狀況、經商履曆,再報請工商部登記注冊,並發給營業執照。經紀人必須在指定地點設置營業所,接受顧客委托,代客進行期貨買賣業務,並收取一定傭金。他們在交易所進行買賣時,必須交納身份保證金作為擔保,數額由各交易所自行規定。

上海的期貨交易所開業伊始,曾發生一些違法現象,涉及到經紀人的主要有:

(1)經紀人謊報買賣市價。買進時多報市價,賣出時少報市價,從中取利。

(2)經紀人貪汙手續費。當經紀人受顧客委托,買賣相等時,不上市交易,謊報手續費。當經紀人受顧客委托,買額不等時,不以買賣金額上市,貪汙部分買賣的手續費。

(3)進行交易的經紀人雙方串通起來,故意違約。當時的交易所對違約負責賠償。於是經紀人聯合交易雙方,故意違約,當成交數額極大時,交易所賠償數也大,故意違約的經紀人可分得巨額費用,另謀它業。

(4)經紀人與交易所職員聯合作弊,不按章驗質,不按規定收證據金,或允許經紀人非法私下交易,在交易所轉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