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企業專業倫理探討(3)(1 / 3)

Google作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收錄了80億多個網址,其每月全球唯一身份用戶有3億8000萬,擁有112個國際域名,它的網絡信息收集的政策對其他搜索在整個行業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因此,它製定了嚴密的隱私政策以此來理清雙方的責任。Google承認可能將從用戶這裏收集的個人信息與從其他Google服務或從第三方獲得的信息進行整合,采用“曲奇”(cookies)和其他技術來記錄和追蹤信息。當用戶訪問網站或使用某些產品時,Google服務器會自動記錄信息,包括URL、IP地址、瀏覽器的類型和使用的語言以及訪問日期和時間。Google是第一個使用Cookie的搜索引擎供應商,其Cookie的有效期長達至2038年;Google沒有任何資料保存政策;根據美國網絡版權法,Google的頁麵緩存行為違法?對於每天有2億人使用的搜索引擎,用戶的隱私麵臨泄漏的威脅。可以看出,Google承認它收集了大量的客戶信息,但都以服務為名。事實上,Google現今已經成為個人隱私最大泄露地。不止如此,Yahoo在隱私政策中也表明“將永遠擁有您所有資料的使用權”。

當這些網站在收集大量信息後,紛紛指出他們對個人信息的處置權利之大以及他們在現今法律狀況下或他們自己製定的規則中的合法性的時候,我們要由倫理學角度研究一下這些網站牽扯到的道德問題。

二、企業信息安全的倫理責任

“在網絡的信息活動中要維護信息權利,要求能夠人們自覺遵守以下原則”:

(一)無害原則

任何信息權利的實現應盡可能避免對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這是任何倫理體係都必須嚴格遵守的最低道德要求。這個原則是最基本的,因為很多的網絡行為甚至在行為人無意中就對他人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所以,在網絡上的行為需要認真考慮才能實施。

(二)公正原則

在這一點上,信息權利和其他個人權力一樣,它的分配應體現社會平等。而現代信息活動在知識權力結構主宰下,信息權利在實現中總是不平等的,必須依靠公正原則加以規範。公正原則是基於現實網絡信息活動中的不平等所提出的倫理原則,是在不平等中尋求正義。例如,依據公正原則,在信息發布權中,隻要遵守第一條原則———對他人無害,任何人自由發布信息的權利都應該得到尊重和保護。

(三)自主原則

個人能夠自我決定如何支配其合法的信息權利。自主原則是康德倫理學的一個重要原則———實質是應以什麼態度對待人。從康德絕對命令中可以知道:個體的行動在任何時候都要把任何人同樣看成目的而不能隻看成手段。因此,自主原則所體現的倫理態度是在尊重人的前提下尊重人的自我決定權。自主權雖然在理論上是神聖的,但在實踐中往往通過契約,使得個人自主將部分或全部自主權轉讓。以隱私權為例,人們為了得到某種服務,往往會默許或自願放棄部分隱私權。但自主原則的正確實施以當事人是否掌握並且能夠自己決定行為後果的相關的信息為前提,所以進一步引入知情同意原則。

(四)知情同意原則

人們在行使自己的信息權利時,應該使受到影響的利害關係人充分知曉其信息行為及可能的後果,並自主地做出決策。知情同意原則對現代信息活動之知識權力結構中居於弱勢地位的普通公眾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在現實信息活動中,知情同意原則的落實從根本上依賴於公眾對其知情同意權的認真追究。例如,蓮花公司曾取消了其涉及用戶隱私的Marketplace:Household軟件產品,這就是公眾聯合質詢和反對的結果。可以看出,隻有當知情同意原則的遵守成為企業贏得用戶、增強競爭力的一種必要手段時,廣大公眾的知情同意權利才可能會受到真正的重視。

第四節非營利性組織的企業倫理探討

一、非營利性組織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