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企業與客戶之間倫理原則,主要體現為服務原則、為客戶創造價值原則。企業與業務往來者之間的倫理集中體現為信用原則,企業信用是經濟信用和倫理信用的互動,由倫理信用所產生的無形資產是當代社會資源中最寶貴的資產。
(三)宏觀倫理
宏觀倫理即企業與外部環境倫理指企業對外部環境倫理的遵守程度和貢獻程度,包括三個方麵。一是企業與政府。企業遵守國家、地方政府所規定的共同倫理規範的程度。二是企業與社會。是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反映了企業的社會價值。三是企業與自然環境。反映了企業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情況。企業的外部倫理環境既受一國經濟發展的階段特性影響,又受特定地域、民族、文化的傳統和背景影響。
三、商務環境“五力”分析模型
商務環境分析的“五力”模型,主要指的是企業內部、合作夥伴、客戶、競爭對手和技術、法律法規以及社會觀念五個方麵分析研究企業的生存環境,製定出行之有效的經營決策。
企業經營理念的形成,依賴於企業核心價值觀,而企業核心價值觀依賴於企業倫理。企業倫理不僅是企業內部管理機製的“粘合劑”,並且是減少企業運行內耗的關鍵,也是企業降低生產成本,獲取商品價格優勢,樹立企業文化的核心。
與合作者之間形成有效的倫理約束,是企業與合作者之間誠實守信、互惠互利的前提條件。這要求企業不僅遵守國家、地方相關的法律、法規、行業的行為準則,並且在更多層麵上滿足合作者的需求,這就必須要熟知不同合作者社會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從而做好尊重自己的合作者,也從合作者哪裏得到尊重,尋求穩固的合作關係,建立雙贏的合作模式。
現代經濟是法治化的經濟,企業能否依照相關的技術要求、國家的法律法規進行經營,是企業能否生存、獲取市場準入許可證,承擔社會責任的基礎,是企業行之有效規避法律法規風險的重要環節,是企業樹立良好社會、公眾形象,形成較好的口碑效應的基石,也是企業倫理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熟悉並掌握不同商務環境之下的技術要求、法律法規成為了企業經營決定必不可少的部分。
消費者是企業實現價值最終的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是驗證企業經營決策的正確與否的標準,是市場是否認可企業的唯一標準,更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最終體現的唯一方式。核心競爭力的培養關鍵是在能否行之有效的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而核心競爭力也將成為企業減少來至潛在競爭對手的有利武器。一旦企業擁有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意味著企業有了樹立自己品牌基礎,減少潛在進入競爭對手的能力。由此可見,消費者的認可才是硬道理,才是企業競爭優勢的綜合體現。要贏得消費者,關鍵是取得消費者的信賴,消費者的信賴源自於企業如何根據商務環境分析研究,做出合理的倫理決策,在此基礎之上製定合理的企業經營決策。
綜上所述,市場是由錯綜複雜的因素構成的龐雜而又統一的有機整體,由此而決定了市場的變化莫測。企業作為市場構成最基本的要素,要獲得生存與發展,就必須適應這種變化。然而,現代的企業競爭已不再是僅停留在商品和服務橫向的競爭,已經不斷的向縱深競爭演進。因此,對商務環境構成要素不斷的熟悉和掌握,向市場要信息已成為企業決策的使然。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倫理決策的製定,必然使企業獲得消費者的信賴,形成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形成企業、消費者和整個社會共贏的局麵。
【本章小結】
通過本章的學習,初步了解公司治理結構、公司全球經營的特點、非營利組織的特點、商務環境的內涵等知識點。通過對這些知識的學習,達到以下目標:能運用公司治理結構分析企業倫理問題;掌握公司全球經營中倫理關係的整合;掌握非營利組織的倫理問題;掌握企業信息安全的倫理責任;掌握企業倫理需求結構;能運用商務環境“五力”分析模型分析企業倫理決策。
【案例分析】
是誰扼殺了中國乳業?
養奶牛不是一件容易事,並不能每天都能產生利潤,因為奶牛產奶也就9個月時間,其中產奶高峰期一般隻有3個多月,還有3個月沒有任何利潤的停奶期。這兩年飼料漲價很快,尤其是玉米價格,即使在通遼這樣的玉米基地,價格也翻了一番。如此算來,幾乎每頭奶牛有半年以上不能給奶農帶來什麼純收入,甚至入不敷出。為了使自己的牛奶多賣些錢,奶農就開始普遍往奶裏摻水。但是變淡的牛奶很容易會被奶站測出來,後來,當地的農民就開始學會往牛奶中加尿素、甚至氫氧化鈉等物質,以提高氮等成分的含量。最後終於發展到摻雜三聚氰胺——一種很難被查出來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