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企業專業倫理探討(10)(2 / 3)

麵對谘詢業務無與倫比的發展勢頭,我們不禁喜憂參半。對於接受注冊會計師提供的谘詢業務的企業來說,由於注冊會計師在提供谘詢時必須要了解企業的真實運營情況以提供正確的建議,因此讓注冊會計師在承擔谘詢業務的同時也承擔企業的審計業務就具有極大的便利性,從時間和成本上來看都存在優勢。但也有專業人士擔心同一注冊會計師同時承擔審計業務和谘詢業務會影響其審計獨立性,使其在承擔監督者責任的同時又起著決策者的作用,實際上是自己在監督自己。此外,作為谘詢服務的提供者,注冊會計師實際上同企業形成了共同利益,為了獲得企業的認可,采納其谘詢建議,注冊會計師往往會同企業保持密切的聯係,這也影響了其審計業務的獨立性。針對以上擔憂,加上2001年安然破產後對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安達信長期為安然同時提供財務報表審計服務和谘詢服務,事後發現此過程存在巨大的問題),各國都深受啟發,開始尋找解決此問題的辦法,大多是增加了對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谘詢業務的限製。美國政府痛定思痛,於2002年7月25日在國會通過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7月30日經布什總統簽署生效,成為規範注冊會計師審計服務質量的重要法律,在法案中也明確列舉了一些提供審計服務的會計師事務所不能提供的非審計服務。

此外,美國谘詢服務委員會在其製定的《谘詢服務準則》中明確規定,注冊會計師在向客戶提供谘詢業務時一定要滿足獨立性準則,避免審計業務與谘詢服務所產生的衝突。注冊會計師要對在谘詢服務中獲得的客戶信息進行保密,不得損害客戶的利益。我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於1996年印發的《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準則》也在第三章第十六條提出“注冊會計師不得對未來事項的可實現程度作出保證”,同時提出注冊會計師所提供的谘詢服務隻能被視為一種智力支持,不得強迫或誘導企業采納其建議。

五、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範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服務工作者受多元化利益的驅動以及社會大環境的不良影響,加上自身的職業道德未達到理想的境界,從而導致了目前會計信息失真嚴重、會計造假泛濫、會計服務工作者在提供審計業務和谘詢業務時出現問題的不良狀況,會計倫理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已迫在眉睫。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是指根據會計的職業特點對會計人員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會計行為所提出的道德方麵的要求。”

(一)國外關於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相關研究及規定

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在2004年10月製定了《職業會計師道德準則(征求意見稿)》,在其中提出一名合格的職業會計師應具備誠信、客觀性、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的謹慎、保密性、合法和有信譽的職業行為等五條原則。

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則在2005年發布的《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從業人員道德行為準則》(Standards of Ethical Conduct for Practioners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中對會計財務人員提出了專業勝任力、保密、誠信、客觀性四條要求。

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在其《職業行為原則》(Principles of Professional Conduct)中認為一名合格的注冊會計師應在責任、公眾利益、誠信、客觀性與獨立性、應有的謹慎等五方麵達到標準並嚴格遵守。

(二)我國關於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相關研究及規定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葉陳剛教授在《會計倫理概要》一書中,較為完整地介紹了會計倫理的主要框架和內容,“提出了會計道德規範係統應該由會計道德原則、會計道德規範和會計道德範疇三部分組成,並把‘會計集體主義原則、為人民理財原則、誠信為本原則和廉潔奉公原則’作為現階段的會計道德原則;把‘愛崗敬業、勤奮工作,當好參謀、參與管理,客觀反映、正確核算,堅持準則、嚴格監督,提高技能、勤儉理財,強化服務、講究效益,保守秘密、內外協調’作為現階段的會計道德規範,認為會計道德範疇應該包括會計道德義務、會計道德良心、會計道德榮譽、會計道德節操和會計道德品質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