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上兵伐謀——企業持續發展的出路(1 / 2)

中國企業的短壽現象令各界人士唏噓不已,據統計,國內小企業的平均壽命不過七年左右。上世紀末,《基業長青》成為國內最熱門的暢銷書之一,中國優秀的經濟學家與企業家追求中國企業基業長青的夢想可見一斑。

絕大部分中國企業真正的創業史還隻有幾年、十幾年,長久的也隻是二十多年,像海爾這樣的優秀企業距離百年的基業長青還有長遠的征程,所以,基業長青夢想的現實意義是如何實現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

任何一個大企業都是從中小企業發展起來的,任何一個品牌都開始於中小企業,品牌是一個企業競爭力的標誌,中小企業必須注意品牌建設。現在中國中小企業的發展越來越受到品牌的約束,品牌力不足已經成為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最嚴重的瓶頸,中小企業品牌競爭力缺失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調查資料顯示,我國中小企業中隻有極少數的中小企業能發展為大中型企業。競爭是殘酷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任何大企業都是從小企業開始的,事實證明,在發展初期就製定了長期的品牌戰略目標、有品牌意識和長遠品牌經營理念的企業,才會有更大、更快的成長機會。

目前中國中小企業的品牌影響力普遍較弱,有的中小企業甚至還認為做品牌是大企業的事,自己隻是家小企業,隻要有市場就行了,做不做品牌無所謂。實際上,沒有強勢品牌支撐的“市場”必然缺乏穩定性。現今市場相互競爭的同類產品和替代產品繁多,一些企業還停留在廣告和產品營銷上,忽視品牌價值,更有甚者,將產品經營認為就是品牌經營。還有些企業認為品牌需要大量的投資,因而放棄去培育品牌。殊不知,企業要適應市場的消費需求,使產品在消費者挑剔的眼光中發展,就必須走品牌經營化之路。

對現代產業價值鏈的研究表明,品牌的利潤是生產利潤的4~5倍。中小企業,擁有市場比擁有工廠更重要,而擁有市場的惟一辦法,就是擁有占市場主導地位的品牌。另一方麵,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開始深化品牌認識,並傾向於購買有品牌的產品,因為選擇知名的品牌無疑是一種省時、可靠而又不冒險的決定。同時,品牌向消費者傳遞一種生活方式,人們在消費某種產品時,被賦予一種象征性的意義,最終反映了人們的生活態度及生活觀念。也就是說,相對於產品而言,品牌可以被賦予更高的價值。

利潤的提高是中小企業追求的最終目標,而銷售額的提升是利潤提升的保障。一個強勢的品牌作用能增強營銷效率和效果,通過品牌延伸擴大影響力,客戶對品牌產品的認知度、滿意度、忠誠度是區別與其他競爭者的核心競爭力,是保證銷售長期穩定增長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