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終端的革命(1 / 3)

“終端”最先被廣泛運用在“終端攔截”戰術上,終端通常是指商品與消費者麵對麵的展示和交易的場所。終端攔截戰術被認為是營銷史上非常值得稱道的一種手段,但是這種手段僅僅是在非完全競爭時期才會奏效。通常在遊戲中,首先破壞遊戲規則的那個人雖然可能在短時期內取得一定的優勢。但是,這種優勢的取得如果不是基於核心競爭能力,且當行業內的大多數公司同時采取這種戰術時,終端攔截的最終結果,也隻能是提高了整個行業的銷售與管理成本,而當初的倡導者走向沒落也是必然的。

然而大多數企業基於短視,尚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因此現在終端攔截戰術已經演變成了一場營銷行業的軍備競賽,而“軍備競賽”的最終結果是促銷行為的同質化、銷售管理成本的巨幅攀升和實質上的價格戰以及利潤的下降。

營銷戰中各家的裝備也僅僅是冷冰器時代的大刀長矛,而非是一招製勝的原子彈。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他們也越來越厭惡那些在商店裏進行著攔截的公司,他們需要消費者民主,需要你用新的產品和新的創意去吸引他們,而並非僅僅是那些拉人做生意或者是簡單的價格促銷。大多數的營銷手段所產生的效果正在逐年減弱。

21世紀的終端操作手段,需要的是差異化和創新,需要的是把簡單的商品售賣行為變成一種購物者的快樂體驗,需要的是把一種靜態的終端變成一種動態的終端,需要的是把品牌技術運用到終端操作中去——在過去,我們的品牌技術大多數僅僅運用到了分銷之前,似乎那隻是廣告要做的事。

在終端建設一個品牌遠比電視和平麵媒體的廣告要複雜得多,廣告僅僅是一種單方麵的告之和訴求,而終端的這些活動卻可以是互動的,它給消費者的印象更多是一種體驗式的營銷,這就要求終端不僅僅是漂亮的展台、動聽的音樂或者是有趣的遊戲,所有與此相關的都是終端品牌建設的一部分。終端的品牌建設中,每一個細節都與品牌有關,這不僅包括物品,也包括了促銷推廣人員。

未來市場營銷的王者屬於那些能在終端建設一個強大品牌的公司,這不僅僅是一種戰術,更是一種戰略思想。有遠見的經營者需要把品牌定位和在每一個商店裏消費者對我們品牌的體驗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需要把靜態的品牌內涵和動態的品牌接觸結合在一起。這不僅僅是服務,更是一種體驗,需要消費者融入我們的品牌之中,成為我們品牌的忠實支持者和一分子。

今天的商店裏,商品多到用浩瀚來形容,沒有創新的包裝、精巧的包裝就無法吸引消費者;沒有創新的促銷,就無法吸引消費者;沒有消費者的體驗,他們就不可能成為你的品牌長期、固定的一分子。

英國學者朱利安·柯明斯對促銷的目標有一個非常好的總結,她指出,促銷有十個典型目標,隻有把這些目標和你的整個營銷戰略緊密地結合起來,才是一個成功的促銷。

(1)增加銷售量;

(2)增加嚐試性購買;

(3)增加重複購買;

(4)增強忠誠;

(5)拓寬用途;

(6)創造興趣;

(7)創造認知;

(8)轉移對價格的注意;

(9)獲得中間商支持;

(10)區分使用者。

促銷的根本目的在於改變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一個好的促銷計劃的製定,就是在圍繞著“我想讓誰做什麼”這個問題展開的。促銷能不能為品牌服務,促銷與品牌建設又有怎樣的關係呢?促銷也許確實與品牌建設無關,但是,促銷並不僅僅隻有價格促銷,它也包含了價值促銷。然而,現實卻是折扣與讓利仿佛就是促銷的全部。市場仿佛正在患上營銷短視症,幾乎所有的促銷都僅僅是為了增加銷量。

一直以來,許多企業營銷過程缺乏一座連接市場與銷售部門之間的橋梁。通過它,就可以將市場部門的資源和計劃加以整合,投向銷售隊伍、經銷商和零售終端,有了這座橋梁,促銷資源就可以被牢牢地控製在自己手上,並以市場部的價值觀和導向來指導銷售部的終端運作。這種做法已被一些跨國公司所采用,業內人士稱其為通路營銷。通路營銷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他們形成了市場與銷售之間的良性循環,一方麵,他們向銷售部輸出公司的品牌整體營銷戰略,決定在終端要做哪些活動和促銷來促使達成這項任務;另一方麵,他們又集結銷售部的市場信息和促銷評估反饋給市場部,讓市場部以戰略的眼光來看待終端的信息和數據,從而更好地調整總體的營銷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