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仙出山(2)(1 / 2)

隻見盒中黃緞子襯底,其上正正地擺了尊三足玉盞。此盞敞口寬肚,盞壁上雕著高山流水,旭日東升。山腳下一片桃林,林間桃花盛放。桃樹根須盤繞,宛若虯龍蜿蜒而下,恰形成三根玉足,穩穩托舉著玉盞。山傍雲間兩行篆刻:活溪流死水,仙樹拜鬼木。巴掌寬的玉盞,將這些事物雕琢得纖巧清晰,活靈活現,當真是巧奪天工。更為難得的是,青山、紅花、白日,一玉三色,被工匠利用得恰到好處,其設計之奇妙,不禁讓人讚歎。

四叔將三足玉盞在手中翻來覆去地看了好半晌。

這玉盞顏色濃鬱,青得沉穩,紅得妖嬈,質地細膩無瑕,入手冰涼潤骨,著實是一件無價之寶。

趙老漢見四叔愛不釋手,便道:“秦老弟,這玉盞便是當日老哥一時貪心,從那東晉古墓中所得的。我不過是一介粗人,如此美玉在我身邊放著也是糟蹋了。秦老弟若是瞧得上眼,便收下此物,也好作為老哥的一片心意。”

四叔一聽這話,才發覺自己失禮了,畢竟這是他人之物,自己這般貪婪地觀賞了半天,成何體統!

他趕忙將三足玉盞放入盒中,恭恭敬敬地推到趙老漢麵前:“老先生,俗話說君子不奪人所愛,我為令郎看病,不過是舉手之勞,怎好接受您如此貴重的贈與?實在是萬萬不可。”

趙老漢聞聽四叔此言,起身道:“秦老弟啊,若不是您把我小兒的命從鬼門關前拉了回來,怕是我們老趙家便就此斷了香火,您的大恩大德,老哥沒齒不忘。可您也看到了,老漢天生命薄,家中藏有此等珍貴之物,這才引來大禍。若是繼續將玉盞留下,不知還會招來什麼災星。此等寶物,還需秦老弟這種富貴之人才有福享用。再說了,我恐怕活不了幾日了,這隻玉盞便作為你我相識一場的留念吧!”趙老漢說到此處,竟掩麵而泣。

四叔一聽,這老漢是話裏有話啊,便問:“老先生,您這是說的什麼話?如今您身體康健,怎好說如此不吉之言?”

趙老漢歎了口氣道:“唉,如今老三的這條命雖然保住了,可老大老二可還留在那桃花源中,生死未卜,叫我怎能安心?明日一早,我老漢便要前往桃源去尋我那兩個兒子,他們若是還活著,則最好不過,倘若真的被妖怪害了,我也要找到屍首,總不能讓一雙苦命的孩兒曝屍荒野,做了無家的野鬼。我老漢非要看看那賊娘養的妖怪究竟是何物,拚了這把老骨頭,也定讓他血債血償,免得今後他再出來禍害好人!秦老弟,老哥這一去萬一有個三長兩短,還要勞煩您對我家老三多加照看,我的在天之靈也能閉上眼了。”

趙老漢說得悲痛,什麼“替天行道,除妖安民”都搬了出來。我卻心想,這老爺子可真不簡單,這是用激將法,給我四叔下了個套啊:

你秦大仙就真的忍心見一個花甲老人孤身入山去尋兩個兒子?

你秦大仙就真能不顧自己的名聲,在得知妖怪傷人後仍能無動於衷?

我暗自皺眉,可轉念一想,人這一生最痛苦的事莫過於白發人送黑發人,趙老漢的兩個兒子橫遭劫難,落得個活不見人死不見屍,著實叫他這做父親的難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