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行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亮點。截至2004年4月12日,機械行業上市公司2003年平均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已經達到32%,緊隨鋼鐵和汽車行業之後;行業平均利潤同比增長達到35%。2003年機械行業上市公司的喜人業績主要得益於下遊行業對機械產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在機械行業各子行業中,供電設備行業的2003年業績尤其引人注目。供電設備行業上市公司,包括生產電站鍋爐的東方鍋爐(600786)、武漢鍋爐B(200770)、華光股份(600475),以及生產水力發電設備的東方電機(600875)等,2003年業績均大幅度上升。
一、供電設備行業財務分析
根據四家供電設備行業上市公司的2003年報,供電設備行業上市公司2003年平均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2 。 97億元,同比增長69%;平均利潤總額達到7 678萬元,同比增長197%,四家公司的利潤均實現了大幅度增長;平均利潤率接近6%,。
在全體上市公司2003年報分析中,供電設備行業上市公司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尤其引人注目。供電設備行業上市公司2003年平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達到近11億元,比2002年增長10倍。
與收入和利潤大幅增長相對照,供電設備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應收賬款隻上升17%,平均不到5億元,同時,應收賬款周轉率上升到2 。 62,同比增長44%;平均存貨達到6 。 88億元,同比增長71%,而存貨周轉率下降到1 。 49,同比下降1%。
二、收入大幅增長利潤率有升有降
1998年、1999年和2000年連續三年國家沒批準新開工電力建設項目,電力建設的發展速度跟不上國民經濟發展的速度,導致2003年我國出現了全國性的缺電現象。鑒於電力供應緊張局麵,國務院決定調整“十五”後三年電力計劃,全國裝機容量將由2002年末的3 。 53億千瓦增加到2005年末的4 。 6億千瓦,2003~2005年平均每年要新增裝機3 000萬千瓦以上。2003~2005年電源建設需要6 000億元投資,電網建設需要3 600億元投資,年平均投資額較“九五”增長約53%。
電源建設的大量投資為供電設備業上市公司帶來了大量訂單。例如,作為我國三大電站鍋爐生產企業之一,2003年東方鍋爐全年正式簽訂產品合同超過190億元;作為我國三大電機生產企業之一,2003年東方電機全年正式簽訂產品合同超過90億元。2004年3月26日武漢鍋爐與山東魯能集團公司簽訂6台300兆瓦機組鍋爐的供貨合同,這是武漢鍋爐有史以來承接的最大單筆訂單。
2003年東方鍋爐共生產完成電站鍋爐25台,總計5 975兆瓦,較2002年度的3 190兆瓦增長了87%,創曆史最高記錄。2003年東方電機完成水輪發電機組28套,產量達1 346兆瓦;汽輪發電機22台,產量6 215兆瓦;三峽電站部件31套;交流電機62台,產量達94 。 62兆瓦;直流電機67台,產量達46 。 92兆瓦。
巨額訂單和滿負荷生產,使供電設備業上市公司的2003年主營業務收入爆炸性增長。
供電設備的大部分生產成本是鋼材等原材料成本。2003年國內鋼材價格平均上漲20%。雖然鋼材價格大幅上漲對成本造成不利影響,但是,2003年東方鍋爐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仍然高於成本9個百分點,利潤總額達到近1 。 7億元,利潤率由2002年的1 。 67%上升到2003年的8 。 29%;東方電機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高於成本2個百分點,利潤總額3 400萬元,利潤率由2002年的1 。 75%上升到2003年的2 。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