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芯片業前景廣闊 盈利條件嚴格——半導體芯片行業分析(1 / 3)

按照主營業務收入來源劃分,我國深滬兩市共有38家電子元器件行業上市公司。2003年我國電子元器件行業出現了恢複性增長,行業平均每股收益由2002年的0 。 18元上升到2003年的0 。 44元。

一、電子元器件行業財務分析

2003年我國電子元器件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主營業務收入達到近14億元,同比增長21%;平均利潤總額達到1 。 32億元,同比增長25%;行業平均利潤率由2002年的9%上升到2003年的10%。

2003年我國電子元器件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的高增長主要來源於電子器件行業。電子器件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增加值占電子元器件行業收入增加值的76%,而電子元件業主營業務收入的增加值隻占24%。2003年電子器件業的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1%,高出電子元器件行業平均增長水平6個百分點,利潤增加值占電子元器件行業增加值的95%;電子元件業的利潤總額僅同比增長了6%,利潤增加值僅占電子元器件行業的5%。可見,2003年電子元器件行業的高增長,電子器件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與電子器件業相比,電子元件業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相對較低,行業進入門檻較低,行業競爭日趨激烈,行業平均利潤率逐步下降。

2003年電子器件業的收入和利潤高增長主要來源於彩玻、彩管和半導體三類產品的市場需求大幅度增長。

加入WTO後,中國彩電重返歐盟,彩電出口增加,帶動彩玻和彩管需求大幅度增長。同時,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等正在將彩玻和彩管生產線轉移到中國內地,中國的彩玻和彩管產量占全球的比重越來越大。

半導體芯片是計算機、通信產品和相關電子產品的核心部件。全球的信息產業正處於發展階段,尤其是中國的電子信息產業高速發展,所以,作為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2003年半導體行業整體業績良好。

作為電子元器件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之一,2004年以及未來幾年,半導體芯片業的發展前景如何?如何投資於芯片業?這些是我們關注和分析的重點。

二、芯片業:實業投資還是股權投資?

芯片是帶有集成電路的矽片,應用於電子玩具、個人電腦、彩電、DVD、手機等日用電子消費品,以及信息家電、移動計算設備、網絡設備、工程控製、仿真、醫療儀器等高端數字產品。

芯片產業鏈主要分為三部分:芯片設計、芯片代工和芯片封裝測試。世界芯片企業可分為三類:一是集成裝置製造商,即從芯片設計直到成品製成的一條龍企業,這類公司也是半導體行業的龍頭,掌握最先進的技術,占據行業大部分利潤,如IBM和英特爾;二是無廠房半導體公司,它們的訂單或是交給集成裝置製造商,或是交給芯片代工工廠;三是芯片代工工廠,按照用戶或芯片廠家的規格要求,承包製造芯片。

在電子器件業上市公司中,上海貝嶺的主營業務包括集成電路的設計、製造、銷售和技術服務,以及半導體芯片加工。根據上海貝嶺2003年報,公司於2003年8月完成了配股,實際募集資金3 。 36億元。經2003年12月18日公司董事會議決定,將本次募集資金由“集成電路芯片專用廠房擴建工程”和“投資建設8英寸0 。 25微米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線”項目改為參股華虹NEC,建設張江8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