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納了一妾,但懼怕大老婆,不得自由。有一天,當官的發怒說:“我隻好向皇帝奏一本了。”不多久,拿著一本黃曆,從外麵跑回來,對妻子說:“聖旨在此。”妻子聽了十分害怕。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打開黃曆偷看,見上麵寫著正月大二月小,高興地說:“原來皇帝也有大小老婆。”看到三月大四月小,說:“倒分得均勻。”看到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以後數月小,便大怒說:“竟然有這樣不公道的皇帝,涼爽的日子竟全部分給小老婆享用,為何反把大熱的日子分給我!”
吃夢中醋
【原文】
一懼內者,忽於夢中失笑。妻搖醒曰:“汝夢見何事而得意若此?”夫不能瞞,乃曰:“夢娶一妾。”妻大怒,罰跪床下,起尋家法杖之。夫曰:“夢幻虛情,如何認作實事。”妻曰:“別樣夢許你做,這樣夢卻不許你做的。”夫曰:“以後不做就是了。”妻曰:“你在夢裏做,我如何得知。”夫曰:“既然如此,待我夜夜醒到天明,再不敢睡就是了。”
【譯文】
有個懼怕老婆的人,突然在睡夢中笑起來。妻子搖醒他問道:“你夢見何事而這樣得意?”丈夫不敢隱瞞,回答說:“夢到娶了一妾。”妻子大怒,罰他跪在床上,使用家法用杖揍他。丈夫說:“夢幻虛情,如何當做實事。”妻子說:“別樣的夢許你做,這樣的夢卻不許你做。”丈夫說:“以後不做就是了。”妻子說:“你在夢裏做,我怎麼能知道。”丈夫說:“既然如此,待我夜夜醒到天明,再不睡就是了。”
葡萄架倒
【原文】
有一吏懼內,一日被妻撾碎麵皮。明日上堂,太守見而問之,吏權詞以對曰:“晚上乘涼,葡萄架倒下,故此刮破了。”太守不信曰:“這一定是你妻子撾碎的,快些差皂隸拿來。”不意奶奶在後堂潛聽,大怒搶出堂外,太守慌謂吏曰:
“你且暫退,我內衙葡萄架也要倒了。”
【譯文】
有個官吏怕老婆,一天被妻子抓破臉皮。第二天上堂,太守見了問他臉皮怎麼破的,官吏搪塞說:“晚上乘涼,葡萄架倒下,因此刮破了。”太守不信,說:“這一定是你妻子打破的,快派差役捉來。”不料太守的老婆在後堂偷聽,十分惱怒地跳出堂外,太守慌忙對官吏說:“你先暫時退下,我內衙葡萄架也要倒了。”
捶碎夜壺
【原文】
有病其妻之吃醋,而相訴於友,謂凡買一婢,即不能容,必至別賣而後已。一友曰:“賤荊更甚,豈但婢不能容,並不許置一美仆,必至逐去而後已。”旁又一友曰:“兩位老兄勸你罷,像你每嫂還算賢慧,隻看我房下,不但不容婢仆,且不許擅買夜壺,必至捶碎而後已。”
【譯文】
有個人對其老婆好吃醋十分苦惱,告訴給朋友,說每次買婢女,自己的老婆都不能容納,最終賣掉才心滿意足。一個朋友說:“我那老婆更厲害,不但婢女不能容納,並且不許添置一個美仆,必趕走才罷休。”旁邊又一朋友說:“兩位大哥息怒,兩位老嫂還算賢慧,看我那老婆,不但不容婢仆,並且不許擅買夜壺,否則必摔碎才罷休。”
手硬
【原文】
有相士對人談相雲:“男手如槍,女手如薑,一生吃不了米飯,穿不了衣裳。”一人喜曰:“若是這等說,我房下是個有造化的。”人問何以見得,答曰:“昨晚在床上,嫌我不能盡興,被他打了一掌,今日還是辣漬漬的。”
【譯文】
有個相麵的先生對人談相說:“男手如槍,女手如薑,一生吃不了的米飯,穿不了的衣裳。”一個人聽後高興地說:“如果是這樣,那麼我老婆是個有造化的。”別人問他為何這樣說,那個人回答說:“昨晚在床上,嫌我不能盡興,被她打了一掌,今天還辣漬漬的。”
呆郎
【原文】
一婿有呆名,舅指門前楊竿問曰:“此物何用?”婿曰:
“這樹大起來,車輪也做得。”舅喜曰:“人言婿呆,皆耍也。”
及至廚下,見研醬擂盆,婿又曰:“這盆大起來,石臼也做得。”適嶽母撒一屁,婿即應聲曰:“這屁大起來,霹靂也做得。”
【譯文】
某人的女婿素有呆名。舅舅指著門前的楊竿問道:“此物有何用?”女婿說:“這樹大起來,車輪也做得。”舅舅高興地說:
“別人說女婿呆,都是有意耍弄人。”等到進了廚房,看見研醬擂盆,女婿又說:“這盆大起來,石臼也做得。”恰巧嶽母放了一屁,女婿馬上應聲道:“這屁大起來,霹靂也做得。”
呆子
【原文】
一呆子性極癡,有日同妻至嶽家拜門。設席待之,席上有生柿水果,呆子取來,連皮就吃,其妻在內窺見,隻叫得“苦呀”。呆子聽見,忙答曰:“苦到不苦,惹得滿口澀得緊著哩。”
【譯文】
有個呆子極為癡傻。有一天呆子同妻子到嶽父家拜訪。嶽父家設宴招待,席中有生柿水果,呆子拿起來,連皮就吃,其妻在裏邊看見,叫道:“苦呀。”呆子聽見,馬上答道:“苦倒不苦,隻是弄得滿嘴太澀了。”
讚馬
【原文】
一杭人有三婿,第三者甚呆。一日丈人新買一馬,命三婿題讚,要形容馬之快極,出口成文,不拘雅俗。長婿曰:“水麵擱金針,丈人騎馬到山陰,騎去又騎來,金針還未沉。”嶽丈讚好。次及二婿曰:“火上放鵝毛,丈人騎馬到餘姚,騎去又騎來,鵝毛尚未焦。”再次輪到三婿,呆子沉吟半晌,若無搜索。忽丈母撒一響屁,呆子曰:“有了。丈母撒個屁,丈人騎馬到諸暨,騎去又騎來,孔門猶未閉。”
【譯文】
一個杭州人有三個女婿,三女婿甚呆。一天,嶽父新買了一匹馬,讓三個女婿題詩讚頌,要形容馬跑得快,出口成文,不拘雅俗。長婿說:“水麵擱金針,丈人騎馬到山陰,騎去又騎來,金針還未沉。”嶽父稱讚作得好。二婿說:“火上放鵝毛,丈人騎馬到餘姚,騎去又騎來,鵝毛尚未焦”。之後輪到三婿,呆子沉吟半晌,作不出來,忽然嶽母放一響屁,呆子說:“有了。丈母撒個屁,丈人騎馬到諸稽,騎去又騎來,孔門猶未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