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卷六殊稟部一概明日(3)(2 / 3)

白鼻貓

【原文】

一人素性最懶,終日偃臥不起,每日三餐亦懶於動口,懨懨絕粒,竟至餓斃。冥王以其生前性懶,罰去變貓,懶者曰:“身上毛片,願求大王賞一全體黑身,單單留一白鼻,感恩實多。”王問何故,答曰:“我做貓躲在黑地裏,鼠見我白鼻,認作是塊米糕,貪想偷吃,湊到嘴邊,一口咬住,豈不省了無數氣力。”

【譯文】

有個人性情一向十分懶惰,整天睡臥不起,每日三餐也懶於動口,漸漸精神不振斷絕了飯食,竟至餓死。冥王因他生前性情懶惰,罰其去變貓。懶人說:“身上皮毛,願求大王賞給一個全身黑色,惟獨留一個白鼻子,我將十分感謝您。”冥王問其是何原因?

懶人答道:“我做貓躲在黑地裏,老鼠見到我的白鼻子,以為是塊米糕,便會貪想偷吃,待它們湊到嘴邊時,我便可一口咬往,豈不省了許多力氣。”

衣軟

【原文】

一鄉人穿新漿布衣入城,因出門甚早,衣為露水飄濕。

及至城中,怪其頃軟。事畢出城,衣為日色曝幹,又硬如故。歸謂妻曰:“莫說鄉下人進城再硬不起來,連鄉下人的衣服見了城裏的衣服都會綿軟起來。”

【譯文】

有個農夫穿著新漿的衣服進城,因為出門太早,衣服被露水打濕,等到了城裏,衣服綿軟,十分驚疑。辦完事從城裏出來,衣服被日光曬幹,又硬挺如前。農夫回到家後對妻子說:“不要說鄉下人進城硬不起來,就是鄉下人的衣服見了城裏的衣服都會綿軟起來。”

椅桌受用

【原文】

鄉民入城赴席,見椅桌多懸桌圍坐褥。歸謂人曰:“莫說城裏人受用,連城裏的椅桌都是極受用的。”人問其故,答曰:“桌子穿了繡花裙,椅子都是穿銷金背心的。”

【譯文】

鄉下人進城赴宴,見桌子有圍布,椅子有座褥,回鄉後對他人說:“不用說城裏人多麼會享受,就是城裏的桌椅都是極會享受的。”他人問其緣故,鄉下人回答說:“桌子穿了繡花裙,椅子都是穿燙金背心的。”

鹹蛋

【原文】

甲乙兩鄉人入城,偶吃醃蛋。甲駭曰:“同一蛋也,此味獨何以鹹?”乙曰:“我知之矣,決定是醃鴨哺的。”

【譯文】

甲乙兩鄉下人進城,偶然吃醃鴨蛋。甲吃驚地說:“都是一樣的鴨蛋,為何惟獨這些是鹹蛋呢?”乙回答說:“我知道是怎麼回事,肯定是醃鴨子下的蛋。”

看戲

【原文】

有演《琵琶記》者,而找關公斬貂蟬者。鄉人見之泣曰:“好個孝順的媳婦辛苦了一生,竟被那紅臉蠻子害了。”

【譯文】

有個戲班子演完《琵琶記》後,又接著演《關公斬貂蟬》,鄉下人看了哭泣說:“好個孝順的媳婦辛苦了一生,竟被那紅臉蠻子害死了。”

演戲

【原文】

有演《琵琶記》者,找戲是荊釵逼嫁,忽有人歎曰:“戲不可不看,極是長學問的,今日方知蔡伯喈的母親就是王十朋的丈母。”

【譯文】

有個戲班子演完《琵琶記》後,接著又演《荊釵逼嫁》,忽然有人慨歎說:“戲不可不看,看戲是極長學問的,今天又曉得蔡伯喈的母親就是王十朋的丈母。”

祛盜

【原文】

一癡人聞盜入門,急寫“各有內外”四字,貼於堂上。

聞盜已登堂,又寫“此路不通”四字,貼於內室。聞盜複至,乃逃入廁中。盜蹤跡及之,乃掩廁門咳嗽曰:“有人在此!”

【譯文】

有個癡子聽見小偷進了屋門,急忙寫了“各有內外”四個字,貼在堂上。接著聽見小偷已登堂,又寫“此路不通”四字,貼於內室。之後小偷又到,便逃入廁所。小偷到了廁所跟前,癡子拽住廁所門咳嗽說:“有人在此。”

複跌

【原文】

一人偶撲地,方爬起複跌,乃曰:“啐!早知還有此一跌,便不走起來也罷了。”

【譯文】

有個人偶然摔了一跤,剛爬起來又跌倒了。於是那個人懊悔道:“唉!早知還要摔二跤,我便不會起來了!”

緩踱

【原文】

一人善踱,行步甚遲,日將晡矣,巡夜者於城外見之,問以何往,曰:“欲至府前。”巡夜者即指犯夜,擒捉送官。

其人辯曰:“天色甚早,何為犯夜?”曰:“你如此踱法,踱至府前,極早也是二更了。”

【譯文】

有個人好慢慢地走,行走極遲緩。日將黃昏,巡夜的人在城外看到那人行走甚慢,問他要到什麼地方去,那人回答說:“要到官府前麵。”巡夜的人立即指責他違犯了夜間禁止行走的規定,便捉拿他要送於官府。那人爭辯說:“天色甚早,為什麼說我違犯了夜規?”巡夜的人答道:“你這樣慢慢地走法,等走到官府前麵,最早也要到二更天了。”

出轡頭

【原文】

有酷好乘馬者,被人所欺,以五十金買駑馬一匹,不堪鞭策,乃雇舟載馬,而身跨其上。既行裏許,嫌其遲慢,謂舟人曰:“我買酒請你,與我快些搖,我要出轡頭哩。”

【譯文】

有個酷愛乘馬的人,被人欺騙,用五十兩黃金買了一匹劣馬。由於經不起劣馬的折磨,於是雇了一隻船載馬,而自己騎在馬上。走了約一裏地後,該人嫌船行走遲緩,便對劃船的人說道:

“你給我快搖些,我買酒請你喝,我已經要長出轡頭了!”

鋪兵

【原文】

鋪司遞緊急公文,官恐其遲,撥一馬騎之,其人趕馬而行。人問其如此急事,何不乘馬,答曰:“六隻腳走,豈不快於四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