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鬼正往前走,忽見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婆,懷裏抱著一個穿綢裹緞的大胖小子。胖鬼說:“你看見沒有?這就是目標,套那個白胖小子,老太婆準許願、上供!”說著,胖鬼過去把小孩套上了。

大胖小子“哇”地一聲大哭起來,兩手抱頭,滿地打滾。

老太婆慌忙跪在地上,嘴裏念著:“過往神靈發發慈悲,救我孫兒一命,我給你燒香上供!

胖鬼一拉瘦鬼,說:“走,你等著吃供品去吧!”

疑是仙鶴

北宋開寶年間,神泉縣張縣官表麵廉潔,其實貪財。他在縣衙門口張帖告示道:“某日,是本縣官生日,特此通告衙內人員不得送禮。”一個小官見了便與同事評議道:“縣太爺出告示寫明他的生日,目的是讓我們曉得,說不得送禮是假的呀。”大夥異口同聲道:“對呀。”於是,張縣官生日那天,縣衙內人員各自拿著細絹送他,說是給他增壽的壽衣。張某來者不拒。又對部下說:“下月某日,是我太太生日,不要再送禮了。”大家見他又要勒索,隻能苦笑,一個進士寫了首《鸕鶿》(捉魚的鷹)詩諷刺道:“飛來疑是鶴,下處卻尋魚。”意思是:他來時裝作像仙鶴般清高,蹲下來便像鸕鶿般貪食,處處摸魚吃了。

謀官

周朝有個人,一天,在路上傷感落淚。有人問他為何哭,他說:“我謀官數次都未得到賞識,如今年歲已高,再也沒機會了,因此落淚。”那人又問:“您為什麼一次都得不到賞識呢?”他答道:“我少年時苦讀經史,後來文才具備,試圖求官,不料君王卻喜歡任用老年人。君王死後,繼位的君王又喜歡任用武士,我發憤攻學武藝,誰知武功剛學成,君王又死了,新君卻喜歡任用年輕人。而我已老了,所以終生未能做官。”

庸醫生瘡

有個醫生,在門前掛了一招牌,上寫“神妙疥藥”四字。

某天,有求藥的人來,醫生指著架子上的葫蘆讓這人自取。

買藥人說:“你這醫生怎麼這樣懶!”醫生解釋:“我正在生疥瘡。”買藥人覺得好笑,問:“既生疥瘡,為何不敷此藥呢?”醫生說:

“我正在考慮要塗此藥呢!

鴉引經典

飛禽中算野雞的羽毛最華麗,也最悅目。因此野雞也最愛自己的羽毛,常常向同類誇耀,鳥兒們也隻好謙讓。唯獨烏鴉不服氣,說:“你羽毛的多彩,怎及得上我的潔白?”野雞嘲笑道:

“別人嘴裏還可以說這種話,像你滿身漆黑,還自認為潔白。

請問什麼顏色才算是黑色啊?”烏鴉說:“我這種說法並不是主觀臆造,有詩做證明,唐詩有一句叫:‘玉顏不及寒鴉色’。

你想玉是白的,尚且不及我,我的潔白可想而知了。”公治長聽見上述的對話後歎道:“這強詞奪理的畜生,偏偏會引經據典!”

怯誤為勇

張亮過建安城下,高麗兵突然殺到。張亮平素膽怯,見此情形嚇得一語也發不出,直愣愣坐在交椅裏。將士見狀,隻認為張亮胸有成竹,絲毫不怯,都奮力與高麗兵拚打,最後高麗兵敗而退,將士回稟張亮,隻見張亮仍坐在交椅裏,兩腿直打著顫呢。

縣官手長

有個縣官經常催交捐稅,還要千方百計勒索,中飽私囊,老百姓非常怨恨。有人作了一句民謠道:“官人好手長。”縣官把民謠作者逮捕歸案,嚴加審問。作者答道:“如果老爺手不長,怎能捧上太陽?如果捧不上太陽,天空怎麼能放晴?如果天空不能放晴,大家怎麼能稱老爺為青天?”

縣官大笑,便赦免了他。

準備在先

參軍桓道恭每回跟隨南郡公桓玄打獵,腰間總掛著一條深紅色的綿繩。桓玄問他:“你老是掛著根繩子幹什麼?”

桓道恭答:“你每回打獵,一不高興,總喜歡捆綁手下的人。

我料定自己遲早也會被你捆綁的,所以預先準備了這條綿繩,免得你用又粗又刺人的繩子捆綁我啊!”

裁縫做官

嘉靖年間有個裁縫行賄,也得了官帽當上了官。顧霞山寫了一首詩嘲笑道:“近來仕路太糊塗,強把裁縫作大夫(士大夫);軟翅(官帽旁翅形護耳)一朝風蕩盡,分明兩個剪刀箍(裁縫專用工具)。”

秦檜夫妻

阮文達打了勝仗獲得許多兵器,將它們回爐熔解,鑄成秦檜夫婦的塑像,讓他們雙雙跪在嶽飛寺廟前麵。喜歡開玩笑的人便撰寫了一幅對聯,分別係在它們的脖頸上。係在秦檜身上的是上聯:“咳,仆本喪心,有賢妻何至若是”;係在秦妻身上的是下聯:“啐,婦雖長舌,非老賊不到今朝”。互相埋怨、斥罵的神態跟對聯內容合拍,栩栩如生。阮拜謁嶽廟見了不覺開懷大笑。

轎夫開價

有個老爺出錢買官,開始是個小官,漸漸由道員(清代一省分數道。道員為一道行政官員)升到地方大官,都是銀子銅錢的力量造就。一天,他新雇了一個轎夫,問他每月工錢要多少。轎夫答道:“如果專門抬送人,便衣出門,工錢就不必計較。如果抬送穿戴官衣的您拜訪客人,每月要十兩銀子。”大官莫名其妙,暫且留用他。有人問轎夫:“便衣和官衣有啥區別。”轎夫說:“他一身輕骨頭,如穿便衣。我抬他輕得像沒啥重量,所以工錢可不計較;如果他穿起官衣來,他的帽子、花翎、珠子,還有重重疊疊的銅錢、銀子,不是要我抬一轎的銀子嗎?如此分量壓在雙肩,為啥不要他十兩銀子的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