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我就曾受邀來合肥考察過。那時,合肥發展較慢,思想解放不夠,條框多。現在我到合肥投資,主要是讚賞合肥的“大發展、大建設、大環境”,看好濱湖新區發展前景。
我第一次來看濱湖新區,當時走的還是長滿荒草的小道。但在短短的四個月之後,合肥就把通往濱湖新區的徽州大道打通了,並且建起brt快速公交。這個速度比得上“深圳速度”。現在合肥市政府意識到,城市要有發展,就得有建設,不僅思想上、嘴巴上,行動上也真正做到了這點。
合肥正在著力做兩個大事:一個是大幅改善交通,比如搬遷、建設新機場,規劃建設輕軌,開通至南京、武漢及北京等城市的高速鐵路等;第二,引水濟巢,將長江水引入巢湖,治理巢湖汙染,據說這個工程已經報至國家有關部門了。
濱湖新區的規劃是全球招標的,規劃水平非常高。按照規劃,濱湖新區是合肥文化中心、商務中心、商業中心、政務中心和金融中心等,它將打造成安徽的浦東。濱湖新區在規劃前是一片空白,它將按照現代化理念去建造。過去這裏隻有兩條馬路,現在所有修建的道路都通到巢湖。今年底將有四條路將濱湖新區和經開區接通,經開區到濱湖新區將隻有六分鍾,濱湖新區、經開區和政務區將會連接起來。中心醫院也在建設,一些機關單位也將搬到這裏簡之,黃如論先生來合肥投資,在濱湖新區建世紀城絕不是心血來潮,是有備而來的行為。長沙新河三角洲競拍失敗,至多促成黃如論先生早下決心建“濱湖世紀城”。
我清楚地記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前夕,黃如論先生就明確地告訴我:
“我在合肥打造一座近400萬平方米的‘濱湖世紀城’,近期開工。”
我聽後一怔,暗自說:“距離那天‘煮酒論英雄’還不到兩個月嘛,真是快得出奇喲!”可是,當我從作家的視角再看待這所發生的一切事情,結論自然是黃如論先生的性格使然。接著,我又問道:
“合肥的‘濱湖世紀城’第一期樓房何時開盤?”
“一年後的今天。”
我當然清楚這“一年後的今天”是指2008年的10月。我沉吟片時,問道:
“第一期樓盤有一百多萬平方米嗎?”
“當然有了!”黃如論先生樂觀地答說。
這時,我又暗自算了一筆賬,除去“濱湖世紀城”這一百多萬平方米的建築,還有將在明年先後開盤的“貴陽世紀城”、“湘江世紀城”三百多萬平方米的樓房。這三個世紀城相加,總共有五百多萬平方米的樓房在同一年中開盤,這不僅在“世紀金源集團”是個了不起的創舉,恐怕在全國的房地產業中也是空前的。所以,我說了這樣一句話:
“了不起!黃如論先生又創了個第一。”
但是,我就像是所有善謀而不善斷的知識分子一樣,在祝賀黃如論先生事業有成的同時,也為這五百多萬平方米的樓房銷售提心吊膽。當天晚上,我曾給一位和黃如論先生也十分稔熟的朋友打了一個電話,說道:
“據我所知,中央對房地產業的政策是明確的,那就是要堅決打壓過快增長的樓房價格。萬一再來一次什麼金融風暴,迫使飆升的股市狂跌,樓市也一定會受到影響。到那時,黃如論先生這500多萬平方米的樓房怎麼辦呢?”
這位朋友是同意我的看法的。但是,他於房地產業比我還外行,笑著說了這樣一句話:
“萬一出現了這種情況,黃如論先生也會挺過去的。”
換句話說,“你柱子就不要看戲掉淚-替那古人擔憂了!”為此,我從未和黃如論先生說過我的這種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