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因為上市以後,公司的各方麵製度將更為規範和健全,公司的運作也將隨之透明化、清晰化、公開化,集團很多經營管理行為都要按照相應的流程進行,並以召開股東大會、董事會,上報證券委等方式接受社會監督。由此可見,上市不僅可以使我們公司與其他一流公司站在同一水平線上競爭,而且可以帶來機製轉變的契機,進一步激活公司的潛力,實現長久而穩健的發展。”

我雖然視股市為“家庭不安定團結”的因素,自己帶頭並要求全家人等都不得參加炒股,但我清楚上市對“世紀金源集團”來說,至少是一種管理層麵上的轉變。因此,我又不無擔憂地問道:

“黃先生!您對這樣一種轉變真的沒有一點隱憂嗎?”

“當然有啊!”

“是體製還是管理人才?”

“都有!但主要是對管理人才的擔心。”

“您有什麼防範的措施嗎?”

“有!”黃如論先生沉吟有時,低沉地說道,“首先,我要求全體員工保持清醒的頭腦,及時轉變思想;管理幹部一定要轉變經營管理模式,以人才機製和管理機製的轉變,適應上市公司的節奏和要求。其次,我們今後還要召開不同的會議,請來上市公司的相關人員,幫助大家進行多方位多層次的學習,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之上,有一種質的飛躍和明顯的挑戰。”

黃如論先生決定上市始於何時,又是誰推動的呢?據他說始於2007年——也就是股市向著牛市大踏步前進的時候,直接推動人是他的公子黃濤先生。

說起黃濤先生,至今未曾謀麵。但是,關於他的為人、才幹卻早有耳聞。在我與黃如論先生的交往中,他也很少提到自己的愛子黃濤先生。我記得在一次閑談對子女教育的時候,他深情地對我說道:

“我覺得家庭的幸福也來自於對子女的教育,這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我在子女的教育上很嚴格!”

在我看來,無論是皇帝還是老百姓,在對待子女方麵是共同的,那就是不僅視為自己生命的延續,而且還當做自己未竟事業的繼承人。因此,絕大多數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是嚴格的,而且也是不惜工本的。為此,我有意地問道:

“可以給我講點教育黃濤的具體故事嗎?”

“可以!”黃如論先生沉吟片時,說道,“黃濤在廈門大學讀書的時候,有一天他生了病,很不舒服,打電話讓我派車去接他,結果被我拒絕了。我不希望他從小就嬌生慣養,失去自我奮鬥的誌氣。”

“我聽說黃濤大學畢業以後,在您的公司任職後的表現是不錯的啊!”

“在我看來,還需要學習,也有不小的提高空間。”

“那您又是如何傳幫帶的呢?”

“一,我親筆題寫了一幅橫幅‘梅花香自苦寒來’,掛在他的辦公室中,讓他永遠記住隻有繼續創業的義務;二,在工作中我不僅要言傳身教,而且還要他在實踐中去學習。我到外地出差,有時也把他帶在身邊,詳細地給他實地講解,力求把我的經驗傳授給他。”

“您這個當老子的能聽兒子的諫言嗎?”

“能!公司上市的意見就是黃濤提出的,我認為有道理的,就采納了。”

接著,黃如論先生於6月29日召開董事局會議,具體研究、論證“世紀金源集團”上市。因此,他把公司上市定為“629”項目。也就是在這次會議上,他為了確保公司上市取得成功,又提出了如下可操作的具體措施:

其一,上市的具體步驟:第一階段,房地產和商業地產的上市。上市範圍包括“北京金源時代購中心”、“重慶金源時代購物中心”、“昆明世紀金源大廣場”和昆明、貴陽開發的地產項目第二階段,計劃將七家飯店公司包裝上市,並以這種雙產業上市的策略來壯大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實現百年基業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