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能告訴我嗎?當年‘華僑大廈’經營不下去了,您兼並收購之後,很快就扭虧為盈;如今雲南騰衝的礦業公司難以為繼,您不僅又做到了扭虧為盈,而且還以此為契機,發展成‘世紀金源集團’的第六大支柱產業。這其中的奧妙是什麼呢?”

“說來也簡單,一是狠抓辦好企業的理念,再是選好主持企業工作的人才。”

“請說得詳細一些,好嗎?”

“好!所謂狠抓辦好企業的理念,就是把‘世紀金源集團’行之有效的企業理念用於礦業開發。另外,我們有著在資金和社會資源等方麵的優勢,隻要我們抓住這個發展的契機,不斷窮實基礎,礦業集團就一定會取得長足的發展。”

“隔行如隔山啊!據我所知,您的手下沒有一個是采礦的專家啊!換句話說,外行能領導內行嗎?”

“沒關係!一般的行政管理人才,由集團派;采礦的技術專家,我們高價聘請。近半年以來,我們已經向礦業公司輸送了上百名技術人才了。簡之,我們將逐漸培養一支世紀金源自己的礦業人才隊伍,發揚企業精神,長期服務企業,開拓和鞏固礦業平台,我們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說到“世紀金源集團”何時上市,黃如論先生曾明確和我講過:“暫不考慮!”後來,我看到黃如論先生在接受采訪時的談話,他進一步透露出不上市的原因:

“如果我想搞,公司1993年就可以上市,很容易。但是考慮到目前公司發展和內部管理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對金融市場不是很了解,在上市運營方麵也缺少必要的人才儲備,以及出於對股民負責的原則,我認為現在世紀金源上市的時機還不成熟。同樣,如果貿然上市,而會滯緩企業的發展。

現在,黃如論先生為什麼又突然決定“世紀金源集團”上市了呢?他給我的回答是:“抓住上市契機,創新管理機製,實現跨越式發展。”對此,我一點也聽不明白。接著,他又詳細地講了如下這段話:“在當前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大時代背景下,產業與金融的結合也越來越緊密,此時企業上市不僅是提高經濟效益和快速擴大企業規模的有效途徑,而且對擴大品牌影響和實現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由此可知,黃如論先生的創業思想有了很大的飛躍。

但是,我依然弄不明白,黃如論先生為什麼突然來了個180度的大轉變,又同意“世紀金源集團”上市了呢?對此,他很坦誠地對我講了如下這段話:

“通過十幾年辛勤經營,‘世紀金源集團’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創造了自己的房地產品牌。但由於沒有更多的募集資金渠道,始終處在平衡發展、量米下鍋的狀態,有一斤米煮一斤米的飯。在集團實力壯大到一定程度,積累了豐富的開發建設經驗之後,這種‘平衡’則在一定程度上因無法滿足集團跨越式發展的需要,而局限了企業規模的擴大。”

“所以,您意識到如果不上市,必然會失去持續發展的資源優勢,失去打造世紀金源品牌更為廣闔的環境優勢。所以,您理智地認為公司上市勢在必行。對嗎?”

“對!而且在董事局會議上所有成員一致通過。”

“說得再具體一些,您認為上市對集團的發展有什麼好處呢?”“至少有三大好處!”黃如論先生沉默片時,又堅定地說道,“其一,有利於提升集團品牌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其二,為打造百年企業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其三,將會促進集團所有幹部實現跳躍性的發展,使其工作和生活有更好的保證。”

我對證券業更是一竅不通,聽了黃如論先生上述講話以後,仍有一頭霧水之感,遂又針對第二大好處發出提問:

“為什麼公司上市之後,就能為打造百年企業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