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供應鏈管理基礎(2)(1 / 3)

(4)全球網絡供應鏈

因特網應用以及電子商務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商業方式,也改變了現有的供應鏈結構。它轉換、削減、調換在傳統銷售、交易方麵投資的實體資產,通過省略銷售過程的中間商來壓縮供應鏈的長度,創建了在電子化市場上運作的擴張性企業、聯合製造業和跨部門集團;在貿易夥伴間進行實時數據存取、傳遞。

在網絡上的企業都具有兩重身份,既是客戶又同時是供應商,它不僅是上網交易的一員,更重要的是它是構成該供應鏈的一個元素。在這種新的商業環境下,所有的企業將麵臨更為嚴峻的挑戰,它們必須在提高客戶服務水平的同時努力降低運營成本,必須在提高市場反應速度的同時給客戶以更多的選擇。同時,因特網和電子商務也將使供應商與客戶的關係發生重大改變,其關係將不再僅僅局限於產品的銷售,更多的將是以服務的方式滿足客戶的需求來替代將產品賣給客戶。越來越多的客戶不僅以購買產品的方式來實現其需求,而是更看重未來應用的規劃與實施、係統的運行維護等。本質上講,他們需要的是某種效用或能力,而不是產品本身,這將極大地改變供應商與客戶的關係。

企業必須更加細致、深入地了解每一個客戶的特殊要求,才能鞏固其與客戶的關係,這是一種長期的有償服務,而不是產品時代的一次或多次性的購買。

在全球網絡供應鏈中,企業的形態和邊界將產生根本性的改變,整個供應鏈的協同運作將取代傳統的電子訂單,供應商與客戶間信息交流層次的溝通與協調將是一種交互式的協同工作。此時,有可能會出現新的組織模式,即虛擬企業,也就是若幹成員企業為共同獲得某個市場機會的優勢而組成的暫時的經營實體,機會一旦消失,虛擬企業即告解散。它不是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而是各成員企業的全部或部分資源動態組合而成的一種組織,是企業之間的動態聯盟,是全球網絡供應鏈資源整合的一種形式。

成員企業可以集中精力發展其關鍵資源、核心能力,成員間優勢互補,風險共擔,成果共享,並且可以根據市場機會,借助全球網絡供應鏈迅速實現企業資源的重組,創造出具有高彈性的競爭優勢。這不僅有利於企業的發展,而且增強了市場競爭的理性,減少了由於盲目性導致稀缺資源的浪費,促進了整個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在虛擬企業中,傳統的企業隔離牆被打破,計算機網絡是各成員企業獲得市場機會信息,作出快速反應,並進行企業間相互聯係、緊密合作的主要技術手段。虛擬企業是網絡經濟時代的一大創新。

一些新型的、有益於供應鏈的代理服務商將替代傳統的經銷商,並開展新興業務,如交易代理、信息檢索服務等。

4.根據供應鏈驅動力的來源劃分

根據供應鏈驅動力的來源,傳統的供應鏈運作模式通常被劃分為推動式和拉動式兩種。這種劃分來自20世紀80年代的製造革命,從那時起,製造係統就被劃分為推動式和拉動式兩種類型。在最近的幾年裏,相當一部分公司開始實行這兩種形式的混合形式:推拉式的供應鏈運作模式。

(1)推動式供應鏈

推動式供應鏈(Push Supply Chain)的運作一般是以製造企業的生產為中心,以製造商為驅動源點,通過盡可能提高運作效率,來降低單件產品成本而獲得利潤。推動式供應鏈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生產先於需求,處於供應鏈中的節點企業通過對曆史數據的預測進行生產和存儲決策。傳統的供應鏈運作模式基本上都采用了推動方式。但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推動式供應鏈不斷演化,賦予了推動式供應鏈新的內涵。

在推動式供應鏈管理模式下,製造企業一般根據自己的MRPⅡ/ERP計劃管理係統,通過對下級用戶的曆次訂單信息進行需求預測來安排其生產計劃;再根據產品物料清單(Billof Material,BOM)將生產計劃展開,計算物料需求,向供應商發出訂貨,購買原材料;然後從原料倉庫領取物料,生產出產品;並將產品通過其分銷渠道,如分銷商、批發商、零售商等,逐級向供應鏈的下遊推移,推至零售商,客戶處於被動接受的末端。傳統的供應鏈幾乎都屬於推動式的供應鏈,側重於供應鏈的效率,強調供應鏈各成員企業按基於預測的預先製訂的計劃運行。

1)傳統模式下的推動式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