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成本控製:開源節流,防止浪費(2)(1 / 2)

實行費用指標歸口分級管理,明確責任單位。實行這一控製方法時,應按費用的性質確定歸口責任單位,對於變動費用部分應分解成若幹小指標,下達給班組以及個人,由他們自已控製使用。財務部門是綜合管理一般費用的主管部門,應按期審查各項費用預算,做好綜合平衡工作;經常監督和檢查製造費用預算的執行情況,及時掌握費用升降趨勢,提出節約開支的建議;推動和指導各歸口分級管理單位加強管理,以促進費用不斷降低。

283.減少人事上的花費

減少人事上的花費,是企業節約成本最直接的做法。由於公司的行政、總務、後勤等人員對生產或是業務的直接貢獻不大,當公司的經營績效不佳時,這些公司內部“公務員”往往會被認為是一項很沉重的負擔,所以應該成為公司裁員時最“優先”考慮的對象。可以根據員工的工作表現,解雇不稱職的員工,以減少冗員,同時也能給其他在職員工以警示。

公司的“公務員”應重質不重量,在精不在多。“公務員”的人數,往往與公司的內部組織單位成正比,部門越多,組織越龐大,“公務員”也會越多。如果對公司的內部單位進行合理的調整,“公務員”的數量自然會減少。比如,將原有的五個銷售部門,調整為三個的話,就可精簡掉兩位經理和兩位秘書。

有些功能相近的部門也可以合並。比如,公關部、廣告部、企劃部可以合並為一個企劃中心,把它們各自的功能也一並合在一起執行;倉管與采購可以一起合並到財務部,由財務部、生產部及銷售部通過工作流程予以製約。

精簡機構還包括部門內設機構的精簡,同部門的精簡一樣,隻有放權才能簡政,而簡政是精簡機構的一個重要前提。長期以來,由於企業對某些方麵管得過細過死,不僅使企業失去活力,同時也造成企業機構的膨脹。部門內設機構正是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源,要實現部門職能的徹底轉變,就必須精簡這些內設機構。

要從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兩個方麵進行內設機構的精簡。管理幅度指一個部門能夠有效地管理多少個下級機構;管理層次指從最高一級機構到最低一級機構中設有多少個層級。如果企業各部門的內設機構過多,管理幅度過大,將不利於企業領導和監督的實現,同時也會引起企業行政環節多,指揮效率低下。因此,要對內部機構進行精簡,就應該在保證企業內部機構正常運轉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橫向機構和中間層次。

284.有效控製物流成本

企業經營的一個重要目標是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收益。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好途徑是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的控製是對成本限額進行預算,將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限額加以比較,糾正存在的差異,提高物流活動的經濟效益。

通過對企業物流成本的分析,降低物流成本的基本途徑有以下幾種:

(1)通過效率化的配送來降低物流成本?企業實現效率化的配送,減少運輸次數,提高裝載率及合理安排配車計劃,選擇最佳的運送手段,從而降低配送成本。

(2)利用物流外包降低企業物流成本,降低投資成本?企業把物流外包給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縮短商品在途時間,減少商品周轉過程的費用和損失。有條件的企業可以采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直供上線,實現零庫存,降低成本。

(3)加強企業職工的成本管理意識?把降低成本的工作從物流管理部門擴展到企業的各個部門,並從產品開發、生產、銷售全生命周期中,進行物流成本管理,使企業員工具有長期發展的“戰略性成本意識”。

(4)對商品流通的全過程實現供應鏈管理?使由生產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銷售企業、消費者組成的供應鏈的整體化和係統化,實現物流一體化,使整個供應鏈利益最大化,從而有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5)借助現代化的信息管理係統控製和降低物流成本?在傳統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業的成本控製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實現各個環節的最優控製。企業采用信息係統一方麵可使各種物流作業或業務處理能準確,迅速的進行;另一方麵通過信息係統的數據彙總,進行預測分析,可控製物流成本發生的可能性。

285.避免庫存支出過大

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企業必然要采取價格競爭的方式來應戰。在這個背景下,很多企業不得不降低成本。而要降低成本,很多廠家都是從庫存來入手。要做到避免庫存支出過大,應做到以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