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財務誤區:一些老板對財務管理的錯誤認識(1 / 2)

523.財務管理就是會計核算

財務管理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信息來自於會計核算。因此,很多老板認為財務管理就是會計核算。

實際上,會計與財務是有嚴格區別的。會計是企業經濟活動的事後反映。財務會計需要嚴格遵守公認的原則,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具有嚴格的工作規程,屬於“知識工人”。會計部門的主管是“會計長”,具有豐富的會計知識和經驗的人即可勝任。

而財務管理從事的是管理工作,是為企業高層管理者提供決策支持,同時負責企業的投資、融資、資金計劃、預算、資產使用、資本運營等工作財務主管則是“財務長”,這個人不但要懂會計,更重要的要懂管理。

524.當老板不用懂財務知識

管理者應該具有最基本的會計知識。但是,許多企業管理者並未對財務知識進行係統的學習,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的管理者大都是科技人員,由於具有較好的科研業績,而成為管理者。

如優秀的研發專家成為公司總經理,醫術精湛的大夫成為醫院的院長等等。這樣的技術專家對管理,知之不多。更重要的是,他們往往不認為自己不懂管理,認為管理沒有什麼技術含量。麵對這樣的管理者,財務主管可就辛苦多了。

因此,財務主管經常抱怨,自己的工作得不到理解。

525.隻看表麵的光鮮

有許多這樣的企業,投資增加,企業不斷做大,收入又滾入企業繼續發展,若幹年下來,企業的確做大了,會計報表上的總資產增加了,員工多了,企業也獲得了成功。因此,管理者不認為自己管理有問題,尤其是財務管理方麵。他們會反問,有問題我們怎麼會如此成功?

仔細想想,企業從小到大,管理者的成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以此說明財務管理的成功有效也是不足為據的。從財務管理知識和理論上來講,財務會計是一種事後反映,它隻能告訴我們企業做了什麼,而不能說明企業應該做什麼。企業將所有的資金長時間不加變現,而在一個領域中不斷地簡單投入,而且這種投入毫無計劃,是十分危險的。

當企業需要從經營過程中提取現金時,生產規模自然縮小,從來不去想經營中究竟需要多少資金,固定部分與流動部分的合理配比是什麼,是企業財務管理不到位的體現,也是企業經營盲目性的體現。企業完全依賴自有資金,既不舉債,也不進行資本運作,對於財務杠杆的作用全然不顧。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企業的路會越走越窄。

526.財務人員越老越值錢

在招聘員工時看經驗是沒錯的,尤其是財務管理人員,企業更看重經驗。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到,經驗之所以有用,是因為我們假設重複的事情還會再發生,如果一件事情不再發生,經驗是派不上任何用場的。從對於新的知識和方法的接受速度上看,沒有經驗有時比有經驗更好。比如,當年會計製度進行改革時,公司的記帳方法從原來的增減製與收付製改成借貸製時,許多老會計說什麼也不明白什麼是借,什麼是貸。

因此,經驗並不總是最重要的。企業也決不可以認為自己有許多老財務人員有經驗,就萬事大吉。因為這些人往往會成為公司利用新的技術、采用新的運作思路時的最大障礙。對於一些過去已經發生過的、現在重複發生的事務,有經驗的人可以用;對於一些新開辟的業務,大膽啟用新手,發揮其創造性優勢,是製勝的要訣。另外,在有些問題中,當有經驗的員工百思不得其解時,也許新手可以給出解決的方案。

財務管理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尤其是隨著現代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斷出現,財務管理將麵臨許多新的課題。從意識上、觀念上消除誤區,從方式方法上進行改進,是我們最佳的選擇。

527.企業小,財務機構不需獨立

調查顯示:4%的被調查企業沒有獨立的財務機構;25%的被調查企業會計、出納崗位沒有分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