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政界人脈:建立起健康、積極的關係(1 / 2)

576.掌握好與政界人士的距離

和政界人士打交道,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太近說不定哪一天哪一根繩子串起來,就會惹麻煩。但是同政界人士離得太遠也不行,離得太遠,很多門檻就進不去,比如說,人家先得到了信息,你就後得到。所以,一定要掌握和政界人士打交道的技巧,而且目的要非常明確。

通常,你和政界人士完全可以成為諍友、益友而非損友,並非像現在這樣,一提個人同政界人士交朋友,就一定有什麼東西不可告人。

現在很多政界人士,在他那個圈子裏麵很難聽到真話。但是,如果你作為局外人,旁觀者清,你可以就他所關心的事情,去同他研究和探討,給他講別人講不出來的話,你就會得到他的認同。比如說,社會上的很多很多弊端,社會上對他這個地區有很多很多的看法和意見,你如果能夠開誠布公地去同他交談,就他關心的問題進行討論,你就可以成為他的朋友,而這種朋友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沒有金錢的關係。沒有金錢關係的交往才是長遠的,在這個問題上生意人要樹立正確的觀念和動機。

577.建立彼此誠信的關係

加拿大籍華人劉誌東在任加拿大SNC工程谘詢公司董事經理時,善於與政界人士打交道,並且以他的真誠結交了好多政界朋友。

有一次,加拿大出口發展局請劉誌東把他的公司的實力寫一份詳細情況給發展局,以便決定發展局對劉誌東所在公司的態度。有人打算故意拔高公司的實力,想用一些泡沫資料欺騙政府,劉誌東認為此舉不可為,因為騙政界人士一次,以後一旦被識破,在對方心目中就砸了牌子,得不償失,公司最後如實上報了自己的實力,並向政界人士提出好多合理化建議。

由於劉誌東的真誠,這些政府部門的官員經常向他通報加拿大和其他國家經貿關係發展的最新動態。這也是劉誌東成功的一大秘訣。劉誌東還聘用加拿大前政界人士、前部長、前駐外大使、前商務參讚為公司顧問,來作為公司與政府打交道的橋梁,因為他們非常熟悉政府的運作規律和辦事程序。

百威中國政府關係顧問袁海鷹也說過:“在中國做生意,每時每刻都要與政界人士打交道!”

百威啤酒在進入中國之時,就曾經與計委、內貿部、外經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財政總局、國家環保總局、農業部等相關的政府主管部門進行有關投資政策的交涉;而在選定武漢作為投資地時,再同當地的政府、勞動、公安、環保部門進行具體投資事宜的溝通。

578.最好與政界人士實現“雙贏”

對於很多政界人士而言,他們最需要的是樹立良好的政績。因此如果能夠幫助他們在政績上有所突破,無疑將會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可以考慮讓政府關係掛靠指導你的企業,盡力讓他們明白,如果把你們公司搞好了,你們還要追加投資,還可以勸說其他投資者來到這裏投資。還有,公司能給地方提供更多的稅收,讓地方財政也有錢。這都符合現在很多政界人士的利益。而一旦公司搞好了,上級政府看到地方有這樣的優秀公司,也會認可這些政界人士的能力,因此,這種方法通常比較奏效。

另外,你也可以考慮讓你的企業通過參與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充分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在政府心目中留下一個好的“第一印象”,事業就成功了一半。

2005年福特在中國投入巨資設立了環保獎,並授予荒山造林4000畝的河北農民李榮“福特汽車環保黃河獎”。當然,福特也得到了它想要的。在環保獎的啟動儀式上,原林業部副部長董智平,全國人大常委、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曲格平都高度稱讚了福特的環保貢獻。福特中國公司總裁程美瑋坦言,這樣的活動既增加了政界人士的信任,又增加了品牌的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