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化解矛盾:打造一個堅強團結的戰鬥團隊(3)(1 / 3)

構成和引發突發事件的原因複雜多樣,對群眾的心理產生的衝擊也是多種多樣的。在這種情況下,采用常規性的工作機製和決策程序,是很難及時判斷並解決問題的。因此,處理突發事件,必須采取機動靈活、超乎常規的程度和辦法。

第一,實行現場決策。由於突發事件的現象與原因交錯複雜,隨機性比較大,使得決策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同時,決策本身和對信息要求的時間性都特別強,所以,要求領導必須采取超常決策方法,把決策權最大限度地放到現場,根據現場情況的變化,進行隨時決策。

第二,措施留有餘地。既然突發事件原因複雜,變化無常,或然性的因素比較多,領導采取措施時,就要想得多一些、遠一些,留有周旋的餘地。不論是物資的準備,抑或條件的許諾,都不能一下子就達到極限,再沒有調度和協調的餘地。

第三,注意緩解矛盾,轉移群眾情緒,使群眾冷靜下來考慮問題。這是控製事態發展的一種有效辦法。第四,顧全大局,不因小失大。

712.麵對突發事件,控製要徹底

突發事件的緊迫性和破壞性,要求領導必須采取積極果斷的措施,把事件控製、解決在損失的最低程度。在此基礎上,從根本上杜絕突發事件的社會原因和觸發契機,確保不再發生類似的事件。這是領導自身應有的職責和義務。

控製務必徹底,首先應該有一種務求全勝的標準和意識。就撲滅火災來說,倘若有一點粗心大意,放過一星暗火,都有死灰複燃、火災再起的危險。政治性事件更是如此。特別是一些陰謀推翻國家政權的敵對分子,不及時徹底地懲處他們,他們還會東山再起,卷土重來,後患無窮。

另外,還應該徹底揭露事件的內幕和壞人的陰謀,澄清是非,以警眾人;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理順各種思想情緒,消除不安定因素;同時找出領導工作中的缺點和不足,認真地進行糾正和改進,防止被壞人利用。

713.麵對突發事件,防患於未然

如前所述,突發事件固然是偶然出現的,但是它的發生,總是有必然因素在起作用。如果我們在把握了突發事件的必然性和規律性的基礎上,提前做好預測、預防和防範工作,有些事件是可以避免的。即或是事件發生了,也可以相對地縮小其規模,減少其損失,並可事前估計到它的態勢和影響。

正因為如此,領導應該經常冷靜地分析國際國內的政治經濟形勢及其趨勢,注意觀察掌握群眾的思想情緒,掌握階級鬥爭的動向;經常聽取和分析長短期的天氣、海洋、地震預報,掌握突發事件發生的條件和可能,擬定應急方案,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和物質準備。

俗話說:“防患於未然”、“有備無患”。隻要我們居安思危,克服麻痹思想,早做準備,製定出各種預案並落實措施,就能預防突發事件,或萬一發生時也可及時控製。

714.采用心理控製法,控製事態發展

經驗證明,不論是哪類突發事件發生,都會對群眾的心理產生相當大的衝擊和壓力,使絕大多數人心緒不穩,思想混亂,不知所措。由於他們既不曉得事件的性質及其起因,更不知道事件發展的趨勢,因而常常處在強烈的恐懼、焦躁和衝動之中。處理不好,人們的心理及其行為便可能向不利於事件妥善處理的方麵發展。所以,對事件的參與者和受影響群眾,首先應進行心理控製,減輕群眾的心理壓力。其基本的方法有二種:

(1)領導的行為影響。心理學認為,任何人都有一種遵從心理,即受他人活動的影響,自己也從事和他人同樣的活動。越是在自己心理波動不定、價值選擇目標不定的情況下,越易於產生遵從心理。因此,在突發事件發生的現場,領導要特別注意以“冷”對“熱”,以“靜”製“動”,切不可驚恐急躁,自亂分寸。領導精神振作,沉著鎮定,群眾也就有了主心骨,心理壓力會大大減輕。

(2)轉移群眾的注意力。一般來說,每次突發事件中,群眾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一兩個問題上。或因集中在個人的財產上,不能顧及全局性的抗災戰鬥,甚至影響全局性的抗災戰鬥;或者集中在一些敏感、熱點問題上,固執己見,爭執不下;或者為了達到某種利益,不達目的不罷休……在這些情況下,群眾的注意力不轉移,對於控製事態是十分不利的。對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轉移群眾的注意力。常用的方法,一是說服誘導,尋找雙方利益的交彙點;二是從群眾的角度出發,承認某些可以理解和合理的方麵,做出無損於實質的讓步或許諾;三是運用歸謬法或引申法,引導群眾看到事件失去控製最終可能出現的不良後果,使大多數人恢複理智。這些辦法當然難以把所有人的情緒和態度都轉移過來。但隻要多數人的情緒和態度有所改變,基本群眾站到了正確立場上,事情就好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