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老婆發起脾氣來,大吵大鬧,很長時間還不肯罷休,蘇格拉底隻好退避三舍。他剛走出家門,那位怒氣未消的夫人就突然從樓上倒下一大盆冷水,把他澆得像隻落湯雞。這時,隻見蘇格拉底打了個寒戰,不慌不忙地說:“我早就知道,響雷過後必有大雨,果然不出我所料。”
蘇格拉底帶有自嘲意味的譏諷,使他從這一窘境中超脫出來,充分顯示了蘇格拉底深厚的生活修養。
有時候,當遇到麻煩或尷尬的時候,你的一句笑話,或者轉述一句妙語、一則趣談,就會化尷尬為愉快,同時更能顯示你豁達的胸懷。
在社交場合中,自嘲是不可多得的靈丹妙藥,別的招不靈時,不妨拿自己來開涮,至少自己罵自己是安全的。除非你指桑罵槐,不然一般不會討人嫌,智者的金科玉律便是:不論你想笑別人怎樣,先笑你自己。
816.要善於變換風格式幽默
多變的談話風格就恰當地針對不同對象,采用多種講話風格。
有一次,國畫大師張大千的弟子為其舉行餞行酒宴,社會各界名流均應邀出席。大千先生為人一向孤傲。大家入席坐定,不免有點拘謹,宴會開始後隻見大千先生舉杯來到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麵前:“梅先生,您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您一杯?”眾賓客聽罷一驚,梅先生也不解其意:“此話怎講?”隻見大千先生笑答:“您唱戲,動口,您是君子;我畫畫,動手,我是小人嘛?”於是滿堂賓客大笑不止,梅先生也樂不可支,舉杯一飲而盡,宴會十分熱烈。
如果知道平日裏給人的感覺是孤傲的老板的話,可以學學張大千先生以幽默的話語風格達到了巧調氛圍的效果,這樣更顯出你技高一籌的說話水平。
817.要善於變換視角式幽默
話語的表達視角,在言語交際中是個很重要的因素。人的思想無非“情”“意”二字;一篇言辭,一番話語,表情達意,其表達的視角也應當隨意而轉,隨情而變。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在一次酒會上答記者問時,他說:“美國國會中有些議員是狗婊子養的。”華盛頓議員們知道此事大為憤怒。要求馬克·吐溫道歉並予以澄清,否則就將以法律手段控告他。過了幾天,《紐約時報》上果然刊登了馬克·吐溫致聯邦議員們的道歉啟事:“我考慮再三,覺得此話不恰當,而且也不符合事實,故特此登報聲明,把我的話修改如下:‘美國國會議員中有些議員不是狗婊子養的’。”
馬克·吐溫巧用肯定與否定的不同視點,將同一思維形式以不同句式表達,貌似不同,實則仍舊表達自己的輕蔑和鄙視。馬克·吐溫的這種變換視角的智慧,我們完全可以分析應用。
818.要善於急中生智式幽默
幽默可以讓人急中生智,化解困境,或者從危險的境地中脫身,創造性地、完善地解決問題。
有一天,德國詩人歌德在公園裏散步。在一條隻能通過一個人的小道上,他迎麵遇到了一個曾經對他的作品提出過尖銳批評的評論家。這位評論家高聲喊道:“我從來也不給傻子讓路!”“而我則正好相反!”歌德一邊說,一邊滿麵笑容地讓在一旁。
歌德的這一應付的方式,在後世傳誦甚廣。他運用的幽默戰術,有點像中國太極拳中“以柔克剛”的味道。
有一次,一位顧客走進一家有名的飯店,點了一隻油氽龍蝦。他發現萊盤中的龍蝦少了一隻蝦螯。他詢問侍者,侍者把上司找來。
上司抱歉地說:“對不起,龍蝦是一種殘忍的動物。您的龍蝦可能是在和它的同類打架時被咬掉了一隻螯。”
顧客巧妙地回答:“那麼請調換一下,把那隻打勝的給我。”
當你遇到急迫而又棘手的問題時,懂得隨機應變,使用恰到好處的一句幽默的話,能令你立於不敗之地。
819.要善於委婉曲說式幽默
有一對夫婦,丈夫做錯了一件事,妻子不但不理解,反而更加嘮叨得令人生厭。於是,丈夫火氣十足地說:“請別這樣嘮嘮叨叨了好不好,不然,我要在桌子上痛打十巴掌了。”
“關我屁事,打呀,打。”想到肉痛的不是她自己,妻子反而火上加油。
“但是,”丈夫道,“經過這十巴掌的鍛煉,第十一巴掌打在哪裏我就說不準了。”
妻子戛然而止。大概她領會了丈夫內心的火氣,不想讓臉作為丈夫練功夫的沙袋吧。
在這個幽默裏,丈夫說“第十一個巴掌打在什麼地方就沒準了”,就是一種暗示。這種暗示包含了如下意思:我心裏很火很煩,需要理解和清靜。現在我得不到這些,反而遭受另一種折磨,我有點忍無可忍了。為此,你最好住口,否則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生活中有時我們對事物表達自己的看法,可以不通過直說,而通過種種可能進行曲說,最後達到幽默效果,這就是暗示就是一種柔軟曲說。
人的麵子後麵都躲著自尊。如果有人在某些方麵傷害了你,你用露骨的方法去刺他,不論他的麵子後的自尊有沒有教養,它都不允許自己被刺,那麼仇恨、報複就由此產生了。
如果運用委婉曲說法來解決,首先,照顧了他的麵子,而委婉曲說的話語卻達到了尖銳的實質。一方麵他會知難而退,另一方麵,他會因照顧了他的麵子反而有欽佩和感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