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性的讚揚。就是老板就某一點表示自己的良好感受。因為他陳述的隻是讚揚的感受,不受其他條件的限製,所以這種形式能充分發揮出讚揚的優勢。實施這種讚揚有兩個步驟:一是把被讚揚者值得肯定的優點“挑出來”;二是讓被讚揚者知道你對他的優點很滿意。這樣,讚揚的作用就自然而生,而且令人信服。
842.批評下屬切忌惡語傷人
無論任何團體,當員工犯下不可原諒的錯誤時,作為老板無可避免地要對其加以斥責。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尊心,批評應是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的,態度上的嚴厲不等於言語上的惡毒,切記隻有無能的老板才去揭人瘡疤。
因為這種做法除了勾起一些不愉快的回憶,於事無補,而且除了被批評者寒心外,旁觀的人也一定會不舒服。因瘡疤人人都有,隻是大小不同,見到同事的慘狀,隻要不是幸災樂禍的人,都會有“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感覺。
更何況,批評的目的是搞清問題,而且恰當的批評語言,還牽涉到一個老板的心胸和修養問題,絕不能以審判官自居,惡語相向,不分輕重。
843.批評下屬切忌捕風捉影
“聞過而喜”是中國的一句古訓,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愉快地接受別人的批評。上級批評下級,要使下級達到心悅誠服,沒有用權壓人,以勢壓人之感,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做到實事求是。
在批評之前先考慮一下有幾分的事實根據,這是比批評的態度和方法更為基本的東西。如果事先調查不夠,事實真相與得到的情況有差異,被批評者就難以接受;如果有人提供了假情況,打“小報告”,老板以此為據,大加批評,那就更難以服人了。所以,上級批評下級,責任要分清,事實要準確,原因要查明。
從實際出發,弄清事情的本來麵目,找出問題的原因,恰當地分清責任,這樣的批評有理有據,既不誇大,又不失察,下級當然口服心服了。
所以,上級批評和否定下級,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以政策為準繩,不能隨心所欲,更不能以感情代替原則。這就要求老板必須心胸豁達,最忌諱神經過敏、疑神疑鬼、聽信流言、無中生有。
844.批評下屬切忌喋喋不休
批評的質量與其數量之間,並不存在正比的關係,有效的批評往往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實質,使下屬心悅誠服,而絮絮叨叨的指責卻會增加下屬的逆反心理,而且即使他能接受,也會因為你缺乏重點的語言而抓不住錯誤的症結。
而嚴重的是,有些老板似乎就是喜歡“痛打落水狗”,下屬越是認錯,他咆哮得越厲害。這樣的談話進行後會是什麼結果呢?一種可能是被批評者垂頭喪氣,另一種可能則是挨罵的下屬,認為自己已經認了錯,老板還要抓住不放,實在太過分了。這時性格怯懦者會因此喪失信心,較剛強者則說不定會憤怒起來。顯然,老板這麼做是不明智的。
845.老板要怎樣主持會議
會議是為實現某種目的服務的一種重要的形式,要有明確的議題和清晰的程序。會前,把你要講的事情列成提綱,保證會議沿著你的思路一步步進行下去,這實際上就是會議進程的程序。
要牢記你希望大家會後知曉的思想及中心議題。你的主持要圍繞這一主題。有些老板為了死死控製住會議的進程,要求秘書為自己寫稿子,拉條目,會上拿著講稿一字一句地讀,照本宣科,顯得機械呆板。記住,念稿子是場災難,不要照著念。列出發言提綱,發言時再詳細講,既不脫稿,又要離稿講話,把講稿上的內容變成自己的語言,才能令聽者覺得親切自然而非味同嚼蠟,才不至於讓人覺得你生拉硬套,不顧會議實際情況隻會埋頭讀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