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談判技能:談判順利進行的必殺計(2)(1 / 3)

大智若愚利於談判進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類都趨向於幫助那些看起來不聰明或沒有知識的人,而不是利用他們。當然,也有一些沒有同情心的人總想利用弱者,但是大多數人都想與在他們看來聰明的人競爭,去幫助他們認為不聰明的人。因此,裝傻的目的就是分散對方的競爭精神。你怎麼忍心去和那些請求幫助他們和你談判的人鬥爭呢?如果一個人說:“我不知道。你認為是什麼?”你怎麼能用競爭去取笑這樣的人呢?麵對這種情況時,大多數人會為對方感到難過,他們會讓開道路去幫助他。

(1)有能力的談判家知道裝傻的重要性,他們堅持以下意見:

(2)爭取時間,仔細考慮整件事情,這樣才能全麵思考接受對方條件的危險性,以及能提出額外要求的機會,直到得出結論;

(3)與委員會或董事會商量前,應該推遲做決定;

(4)爭取時間,讓法律或技術專家審查一下計劃;

(5)請求其他讓步;

(6)在未產生敵對情緒的情況下,給對方施加壓力;

(7)假借審閱談判記錄的名義,爭取時間考慮問題。

在談判中可以使用如下語句來裝傻:

“請再說一遍那些成語,好嗎?”

“我知道你們已說了好幾遍了,但是由於一些原因,我沒有聽清楚,請再說一遍,好嗎?”

這樣做讓他們以為:“這次我遇到一個多傻的人啊。”以這樣的方法,即可分散對手的競爭精神,這種精神可能會產生一種意想不到的妥協方案,還可能得到對方的幫助。

902.用“為什麼”,了解真實情況

“為什麼”是一句探求原因的問題,甚至有時是在一方說明原因後的進一步探求。比如下列的對話:

“我最多隻能出十萬元。”

“為何如此?”

“如果再多出,就無利可圖了。”

“為什麼?”

如此等等。

這種使用“為什麼”的提問方式,在交涉階段初期有積極作用,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對方是如何真正評價事物的。同時,這也是我們在某一階段提出的一係列問題中的一部分問題。

對於這一策略的反措施是,對對方的疑問“為什麼”隻提供最簡要的情況,在直接答案後麵不做詳細的解釋。不過要注意,在交涉初期階段,對方有權迫使我們回答對他們有益的情況。

903.看似“死劫”,可以“求活”

求活思維,就是在險境中不慌不亂,抓住機會,利用有利條件並充分發揮高超的應對技巧,擺脫危境,化險為夷。求活思維實質上是辯證思維,在困境中辯證地看待不利因素,從不利中尋找有利,化壞事為好事是求活思想的重要方法。

談判人員在談判中有時會碰到較困難的處境或尷尬的局麵,此時采取迂回式的求活思維方式,開動腦筋,常會一掃尷尬氣氛,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的一位經理,在北京商談合資辦廠事宜,住在北京香山飯店,正好遇見一位中國青年書法家在客廳為外國客人書寫條幅。經理見狀,請求青年書法家也為他寫一條廣告詞,內容為,孔子曰:“可口可樂好極了!”青年書法家感到很是為難,不知該如何辦才好,隻好求助於他的老師。老師卻讓其照寫不誤,不過寫完之後,老師又加了一行字:“一位美國朋友的夢想。”這時旁觀者無不讚賞老師的妙筆,美方經理也十分滿意。

上麵那位青年書法家當時的處境確實尷尬,寫也不好,不寫也不好,看來是“死劫”難逃。但其老師運用求活思維,從旁迂回,加以補白,既滿足了美國朋友的要求,又避免了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褻瀆,同時還使條幅增添了幽默意味,可謂一箭三雕。

904.瞞天過海,扭轉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