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記者曾問李嘉誠:“今天您擁有如此巨大的商業王國,靠的是什麼?”李嘉誠回答說:“依靠知識。”有位外商也曾經問過李嘉誠:“李先生,您成功靠什麼?”李嘉誠毫不猶豫地回答:“靠學習,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學習知識,是李嘉誠成功的奧秘。
李嘉誠說:“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裏,如果你有資金,但缺乏知識,沒有最新的信息,無論何種行業,你越拚搏,失敗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識,沒有資金的話,小小的付出就能夠有回報,並且很有可能取得成功。現在跟數十年前相比,知識和資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
溫州商人朱張金當初去俄羅斯做生意的時候,隻帶了一個計算器,學了幾個俄語單詞——“一、二、三、四、五、好不好、多少錢、行、沒問題”。就因為語言不通,朱張金在生意當中吃盡了苦頭。
後來,他到歐美去做生意,同樣的事情還是沒有避免。言語不通對於做生意的人來說,就像聾子一樣。1999年的冬天,朱張金到美國參加一個皮革展銷會。當時,有一個加拿大的商人向他推銷landcows(死牛皮),40美元一張,朱張金一聽,心中大喜,他覺得這個價格實在太便宜了,因為,在美國,隻有死牛皮才賣這麼便宜的價格,朱張金不知道landcows這個單詞是什麼意思,他認為,死牛皮的英文肯定是deadcows,這個自己沒聽說過的landcows肯定是好皮。於是,他興衝衝地從美國飛到加拿大去看貨,結果大失所望。原來,landcows的意思就是死牛皮,死牛皮的英文就是landcows,而不是朱張金自認為的deadcows。
就是這麼一個單詞,讓朱張金瞎忙活了好多天,浪費了許多交通及通信費。從此,朱張金下定決心要學習英語。如今的朱張金,他的英語水平已經非常流利,在向老外介紹自己的卡森產品時,可以做到滔滔不絕。
溫商朱張金深刻地意識到自身的弱項,因此,要發展,就要不斷學習。他把學習稱作充電、洗腦,隻有不斷地洗腦,汲取新知識和養分,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增強自身的抗風險能力,不斷發展壯大。學習無論對企業、對個人都非常重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被淘汰的選擇就是不斷地學習、充電。通過學習,理論知識充實了、思維開闊了,具體的實踐也會自然而然地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