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需要軟硬實力結合的員工(1 / 2)

世界上每一個成功的企業,之所以能夠發展得這麼長久,都有其不可複製的核心競爭力。打造一種別人無法複製的核心競爭力,才是“基業長青”的關鍵所在。同樣的道理,個人要想在職場發展上決勝千裏,必須也要有一種不可複製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確保你在職場發展上順風順水,成就“職業長青”。

那麼,職場能力到底是怎樣構成的呢?什麼是構成你的實力應該必備的呢?

在當今的就業形勢下,能夠在職場獲得一席之地,不僅要有硬能力,同時也要具備軟能力。俗話說“黃金有價玉無價”,在職場,硬能力是“金”,軟能力則是“玉”。隻有硬實力和軟實力相結合,才能造就一個人真正不可複製的能力及不可替代的地位。

硬實力,簡單地說,就是硬件,比如學位證書、英語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等等。這是你步入職場的敲門磚。比如有些單位,就要本科以上學曆;或者單位職稱評定,要求達到一定學曆。這時候,是“硬實力”在起作用。這些實力都是可以通過學習達到的,是可以複製的,比如你能拿到學士、碩士學位,別人也能拿到。這時候,這種能力就不能成為核心競爭力。

硬實力以外,自然就是軟實力。實際上,這也是許多用人單位更加在意的地方。軟實力是相對硬實力而言的。後者是可定量的專業能力,是你從事某種職業所必需的工作技能。

如果你是醫生,你的醫學院畢業證書和醫生執照,就是你的硬實力,而你治好了或救活了多少病人,這種業績可定量來顯示你的軟實力;如果你是學生,你的學習成績是硬實力,而學習能力就是軟實力了。而在職場上,至少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具備這種“軟實力”。隻有具備軟硬實力相結合的人,才能真正受到企業的歡迎。

12年前,中國留學生張晨和美籍華人托尼,一起從美國一家常春藤名校物理係畢業。當時一家頂尖美國銀行正在籌備亞太部,他們經過層層考核,一起進入這家銀行。

張晨擁有常春藤名校物理博士學位,眼睛深度近視,有嚴重的鼻炎,性格內向,給人的第一印象不佳。他的英文相當好,但是當眾言說能力差。公司雇用他,是因為他數學很好,能幫銀行建信用風險模型。在這裏,博士學位和出色的英語水平,是張晨的硬實力。銀行在第二輪麵試後就給了他正式的Offer。雖然當時有麵試官對於其交流能力提出了質疑,但是他有一流的建模能力,屬於當時銀行急需的人才。出色的硬能力,讓他得到了他夢想的工作。

托尼是本科生,美國土生土長的華人。因為受家庭傳統的華人文化影響,他身上很好地融合了美國人的自信和中國人的謙遜。他數學遠不及張晨,但卻很自信,當眾言說能力很棒,中文也不錯,發音很標準,談吐幽默,很陽光,精力充沛,很有魄力,這些都是他非常出色的軟能力。麵試官都很喜愛他。他也得到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