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模型的初級階段常常要加班。張晨病倒了,模型建成後關鍵的第一次工作彙報他沒法參加,隻好由托尼頂替。托尼不懂之處,在電話裏向張晨請教。模型出成果後的工作彙報,張晨本來可彌補上次的缺席,可他在幾個大老板和整個部門員工麵前很緊張,陳述得很令人失望,結結巴巴,大老板們都聽不懂這模型到底好在哪裏,不知道如何解釋統計結果。最後,托尼不得不幫他解圍,用非常簡明扼要的通俗語言解釋給大老板們聽。
如今,托尼已是這家銀行亞洲信用風險首席官,而張晨在金融危機中被裁員了。雖然他的硬能力遠高於托尼,但是軟能力的缺失導致了他成為金融危機的犧牲品。
身處職場,你應該明白,隻具備硬實力而缺乏軟實力的人,隻能是職場的跛子,是有水倒不出來的花瓶。缺乏軟實力是影響就業的死穴。隻有軟硬結合,才能勝任職場的需求,你才會更容易成功幸福。以下列出8種職場人士應該具備的“軟實力”,供大家參考,看看自己是否具備。
1.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隻有15%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85%要依靠人際關係、處世技巧。”戴爾·卡耐基的名言,道出了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暫且不說那麼大,單純就職業發展而言,有些人和老板的關係都處理不好,還談怎麼發展?
2. 掌握溝通的藝術
有人總抱怨,說天天在職場上加了多少多少班,做出了多少多少努力,結果到頭來,升職、加薪、評先進,樣樣沒有自己的分兒,反倒是被那些平時不怎麼努力的人搶了去。這樣的結果,就隻能是越想越鬱悶,越想越窩囊。
有一大部分職業人士,在與老板或上司的相處過程中,缺乏溝通,並由此帶來很多困惑、無奈甚至消極的情緒,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也耽誤了自己的職業前程。
3. 不斷學習的能力
很多人到了一個崗位上,不知道幹什麼、怎麼幹。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要想把一個崗位、一個行業的情況摸清楚,最聰明的人起碼也得花很長的時間。很多人幹耗著不“充電”,如果是這樣,你應該問問自己:最近半年來有沒有學到讓你明顯進步的知識?是否依然在原地踏步?你的能力提升了嗎?你為公司又創造了多少價值?
不要怪老板沒有重用你。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前,先掂掂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現在處在什麼位置、還欠缺什麼,趕緊充電彌補。
4. 積極的工作心態
整天垂頭喪氣的人,連你自己都會覺得不舒服,怎麼可能會打動老板?工作中心態的好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因為有了良好的心態才能夠正確地評價自己,才能腳踏實地地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