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曾經說過:“一個人的姓名是他自己最熟悉、最甜美、最妙不可言的聲音,在交際中最明顯、最簡單、最重要、最能得到好感的方法,就是記住人家的名字。”所以,記住別人的名字是你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可能會有人認為這是小題大做,但不可否認的是現代社會中人們希望被尊重、被承認的心態越來越強,使對方有被尊重的感覺,同時使自己贏得對方的好感,你所做的隻不過是記住一個名字,天底下沒有比這更簡單的事了。

正因為名字對一個人這樣重要,所以,在我們交際的過程中,記住別人的名字就變得更加重要。卡耐基曾經說過:“不論在任何語言之中,一個人的名字是最甜蜜、最重要的聲音。”名字雖然是幾個簡單的字詞,但它卻是通向對方心靈深處的捷徑之一,在一個陌生的場合,你輕鬆而親切地叫出了對方的名字,對方一定會感到驚訝和感動——在對方的眼裏,你隻是麵熟而已,也許他已經記不起你們在什麼地方見過麵了,但是你居然叫出了他的名字,這無疑告訴了對方:你的名字對我很重要,就像你的名字對你自己一樣重要。這樣一來,你和對方的距離很快就拉近了。

盡管有很多交際的理由讓我們記住別人的名字,但即便是沒有交際上的理由,我們也要記住別人的名字,因為這是一種善待生活的態度,感化生活的品質。

人往高處走,“攀龍附鳳”不丟人

有這麼一個故事,幾年前一家德國報紙接受了一項挑戰,要幫法蘭克福的一位土耳其烤肉店老板,找到他和他最喜歡的影星馬龍白蘭度的關聯。

結果經過幾個月,報社的員工發現,這兩個人隻經過不超過六個人的私交,就建立了人脈關係。原來烤肉店老板是伊拉克移民,有個朋友住在加州,剛好這個朋友的同事,是電影《這個男人有點色》的製作人的女兒的結拜姐妹的男朋友,而馬龍白蘭度主演了這部片子。

看到這裏,你也許會驚呼——哇!這個世界真的這麼小嗎?要知道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真的很大,僅地球陸地麵積就大到了149000000平方千米,那是將近1.5億啊!地球上的人口呢?據目前最新的統計,已經超過65億了!這麼大的世界,這麼多的人口,一個人要聯係到另外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那簡直是大海撈針。但是卻有人用實踐證明了一個幾乎不可思議的理論:這個星球上的所有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可以通過個人的關係網聯係起來,任意兩人之間的最短距離都不超過5個人!

這個理論叫做六度分離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也叫“小世界理論”,是1967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倫(Stanley Milgram)提出的。理論的核心內容就是:“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五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五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根據這個理論,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之間隻隔著五個人,不管對方在哪個國家,屬哪類人種,是哪種膚色。

簡直不可思議,認識遠在天涯的一個陌生人,中間最短隻需要五個人?難道我們要和比爾蓋茨成為朋友,也僅僅需要五個人的輾轉介紹?這個說法太過於瘋狂了。很多人不相信,很多機構也試圖通過實驗否決這個理論,但實驗結果卻證明了一個問題——這個理論是正確的!

2001年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係的一個研究小組開始在互聯網上進行這個實驗。他們建立了一個實驗網站,終點是分布在不同國家的18個人(包括紐約的一位作家、澳大利亞的一名警察以及巴黎的一位圖書管理員等),誌願者通過這個網站把電子郵件發給最可能實現任務的親友。結果一共有384個誌願者的郵件抵達了目的地,電子郵件大約隻花了五到七步就傳遞到了目標。這個活動現在還在繼續。

報道稱,微軟公司的研究人員為證實這種理論而專門開展實驗,他們隨意挑選了2006年的某一月,記錄下當月所有通過微軟網絡發送短信的用戶地址,分析了300多億條地址信息,最終統計得出,多達78%的用戶僅通過發送平均6.6條短信,或者說通過6.6步,就可以和一個陌生人建立聯係。

在六度分離理論中,這個原本很大的世界其實就是一個“小世界”,地球上的芸芸眾生雖然很多,但通過人脈形成的關係網,他們每個人其實都有可能成為我們的熟人,不管他呆在鎂光燈照耀的舞台上,還是呆在地球的某個角落裏。隻要你願意溝通,你就有可能和他成為朋友,甚至成為知己。

六度分離的理論對我們拓展人脈、經營人脈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通過這個理論,我們應該對我們生活的這個小世界有個更為清醒的認識:

不要對結識成功人士存有畏懼心理,認為自己高攀不上。

按照六度分離理論,我們甚至可能跟奧巴馬、麥當娜、邁克爾喬丹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還有什麼人讓我們必須仰視才見呢?隻要我們有自信,有恒心,加強聯係和溝通,我們就可以交到來自各行各業的朋友,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這種想法在十幾年前實現可能困難要大一些,但隨著交通工具的發展,通訊方式的發達,溝通手段的多樣化,聯係到一個陌生人變得越來越容易,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一步步變短,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一步步密切。我們和成功人士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依存關係,我們可以挺直腰杆兒,站在他們麵前,伸出手去,說聲“嗨!你好嗎?”

不要沒有區別地去結識所有的人,認為所有的人對你都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曾經說過:“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意思是說:和品行優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了擺滿芳香的蘭花的房間,久而久之聞不到蘭花的香味了,這是因為自己和香味融為一體了。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像進入了放滿臭鹹魚的倉庫,久而久之就聞不到鹹魚的臭味了,這也是因為你與臭味融為一體了。朱砂所蘊涵的一定是紅色,墨漆所蘊涵的也一定是黑色。所以,君子必須謹慎地選擇朋友。

雖然我們可以聯係到任何人,但我們選擇朋友作為自己人脈中的節點,必須要有所甄別,千萬不可魚龍混雜,泥沙俱下。要珍惜並把握每一次與人相遇、交往、溝通的機會,尋找自己可以信賴的朋友。

我們可聯係的人很多,但能夠相遇、相知的人卻不多,有人算過一筆賬: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相遇的可能性是千萬分之一,成為朋友的可能性是兩億分之一,這是個多麼小的比例啊!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次和他人相遇、交往、溝通的機會,在交往的過程中找到自己可信賴的朋友,把他加入自己的人脈圈,使自己的人脈變得更加豐富、更具有競爭力。

冷廟燒熱香,四兩撥千斤的情感投資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既然相逢,緣分不淺。雖相處時間不長,但這中間的關係值得珍惜,值得持續下去。當與對方分開後,仍然保持一種相互聯係、曆久彌堅的關係,那對你將來所要達到的目的與理想是會很有好處的,這其中的有利方麵,也許是你所從未想到的。

“常用的鑰匙最有光澤。”因此我們平時一定要注意和周圍的人培養、聯絡感情。隻有平時經常聯絡,朋友之情才不至於疏遠,朋友才會心甘情願地幫助你。如果你與朋友分開之後從來沒有聯絡過,彼此將會變得陌生,你去托他辦事時,一些關乎個人利益的事情,他就很難主動幫你。

無論從實用主義,或從情感價值角度去看,朋友之間的友誼都值得我們保持和維係。

當年劉備讀私塾時,十分聰明,講義氣,經常幫助同學。即使後來大家分開了,劉備還與同學常保持聯係。其中有一個叫石全的朋友,十分真誠,家中很貧苦。劉備不嫌石全家貧,常邀石全到自己家做客,談論天下局勢。

後來,劉備在一次戰役中,兵敗受到敵人的追殺,是朋友石全冒著生命危險將劉備藏了起來,救了劉備一命。

可見,朋友有時在很危急的關頭能幫上大忙,能起到排憂解難的作用。但是,朋友關係的維係來自於自己的努力。在與朋友分開之後並沒有經常性的聯係,那關係之好無從談起。所以,隻要你有這份心、這份情,能夠真誠地維持分開之後的朋友關係,那你的人際麵會更加廣泛,路子也會比別人多出幾條。

感情來自交流。平時多加強聯係,是加深朋友感情的一種方法。

盡管當今社會流行一句話:“認錢不認人”,但是“人情生意”從未間斷過。因為人是有情之靈物,人人都難逃脫一個“情”字。

朋友之間在平時人際交往中也需“感情投資”。

所謂“感情投資”,就是在平時交往之外多了一層相知和溝通,能夠在人情世故上多一份關心,多一份相助。即使遇到不順當的情況,也能夠相互體諒———“生意不成人情在”。

例如,你在生意場上遇到了彼此之間比較投緣的人,有了成功的合作,感情也自然融洽起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有緣”的人。有緣自然有情,雙方為了加深友誼,會為對方付出。但是隻有懂得保護和持續這種朋友關係的人,才能繼續愛護它、增進它,使雙方的友誼天長地久。

當然,就算雙方有“緣”,彼此能夠一拍即合,要保持長期的相互信任、相互關照的關係也不那麼容易,仍然需要不斷進行“感情投資”。

在商場上,這種問題表現尤其突出。每個人都為各自的利益做事,彼此都曉得商人多詐多奸,人與人交往不能不防,所以很容易互相起疑心。結果“緣”就會由合作轉為對立,人情變成了敵意。最好的朋友常常會變成最恨的人,這在商場上也屢見不鮮。相互最仇視的對手,往往原先是最親密的夥伴。

在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間之所以會走到這一步,往往是雙方忽略了“感情投資”的結果。一些人常犯這種毛病:一旦與對方建立了良好關係,就不再覺得自己有責任去保護它了,往往會忽略雙方關係中的一些細節問題。例如該通報的信息不通報,該解釋的情況不解釋,總認為“反正我們關係好,解釋不解釋無所謂”,結果日積月累,堆積成難以化解的矛盾。

更有甚者,在與對方成為朋友之後,總是一味地向朋友索取回報,而不繼續進行感情投資。這主要表現為對別人要求越來越高,總以為別人對自己好是應該的;但是別人對於自己稍有不周或照顧不到,就有怨言。這種做法必然會損害雙方的關係。

生活告訴我們,友誼之花需要愛心的滋潤,否則它會枯萎。朋友之間的“感情投資”應該是經常性的,並非可有可無的。人們從生意場到日常交往,都應該處處留心,善待每一個關係夥伴,要從小處、細處著眼,事事落在實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