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管人用人必備的授權技巧(4)(1 / 3)

上述例子中,如果將整個齊國比喻成一個企業,企業的管理者就是齊桓公,而管仲、東郭牙等人就是其下屬。如果齊桓公沒有聽從東郭牙的勸阻,把權利肆無忌憚給予管仲,那麼管仲的權利勢必會牽動齊國上上下下。在東郭牙的提醒下,齊桓公想出讓其他大臣牽製管仲的法子,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管仲的權利發展壯大。企業當中也是,如果管理者給予下屬太過龐大的權利,後果不是能夠輕易控製的。所以管理者必須懂得,授權不等於放任自流,任其發展。

何謂“授權”?授權就是指掌權者將自己的權利轉移一部分給自己的下屬,讓下屬替代自己行使。但授權不是盲目的,有時候管理者授予下屬太多的權利,會讓下屬內心膨脹,對權利更加的渴望,造成企業管理混亂的局麵。

我們都說治理企業和治理國家差不多,在曆史上,很多的君王因為授予下屬太大的權利,導致自己的皇位被篡奪。在企業內也有類似的狀況。聯想前執行董事就遇到這樣的問題,因為給予下屬太大的權利,導致下屬私欲膨脹,想要的越來越多,企業出現拉幫結派的現象,給管理上帶來弊端。

企業管理者該明白,授權給下屬不等於放任自流,那該如何保證權利發揮積極的一麵呢?答案就是監控,管理者建立科學的監控方法,並且不斷地完善管理體製。對於那些因為權利過甚而放縱的下屬,絕對不能姑息,需要采取措施,果斷處理。

摩托羅拉是知名電子企業,其總裁高爾文曾經就犯下過因為授權而放任自流的錯誤。因為高爾文給下屬充分的授權,放手下屬去做事,對下屬權力缺乏必要的監控措施,導致企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高爾文是摩托羅拉的創辦人孫子,他的性格溫和,帶人寬厚,在下屬心中印象極好,同時也是下屬們公認的好領導。在1997年的時候,高爾文擔任了摩托羅拉的總裁。那時候高爾文的管理理念是:作為一個企業的高級主管,想要看到下屬們發展,就絕不能束縛他們的手腳,需要給予他們充分的權利,讓他們無後顧之憂,大膽地去做,大膽地去嚐試。

但是,市場是殘酷現實的。自2000年以來,摩托羅拉的市場占有率、股票市值、公司獲利能力都直線下降,摩托羅拉在手機產業的占有率隻有百分之十三那麼多。作為曾經的手機行業龍頭老大,現在的業績下滑的讓人驚訝。摩托羅拉與諾基亞一比,懸殊太大。更讓高爾文沒有想到的是,在他上任總裁的2001年第一季度,創下了首次虧損的記錄。美國《商業周刊》給高爾文的領導能力進行綜合打分,結果分數低得可憐。

高爾文對下屬實行充分授權的措施是積極的,但是他的錯誤就在沒有對下屬的權利進行科學監控。除此之外,高爾文放手尺度太大,沒有掌握公司的經濟狀況和財政狀況。對於企業高層主管一周一次的會議,他改為了一個月一次,給下屬的電子郵件中,大都講的是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沒有關注企業銷售額的問題。

高爾文有時候發現下屬的做法不對,他也不願意去幹涉,處處為下屬的麵子著想,給予了下屬太多的權利,導致越來越放縱。

曾經,摩托羅拉準備推出一款叫做“鯊魚”的手機,準備進軍歐洲。在討論“鯊魚”手機的會議上,高爾文了解到歐洲人喜歡輕敲、簡單的機型,而“鯊魚”手機價格與其他手機相比較,機型過於笨重。但高爾文就問高層員工:“市場調研結果真的支持這個項目嗎?”

銷售主管說道:“是。”高爾文之後沒有進一步的討論,就讓經理人推出了“鯊魚”手機,結果“鯊魚”手機在歐洲的市場上曇花一現。在變化萬千的科技產品市場上,摩托羅拉公司犯下了一個錯誤,就是因為不假思索,對手下的權利過於放縱,任其發展,才導致業績下滑,掉下了龍頭老大的位置。

一直到2001年初,高爾文才意識問題的嚴重性,如果再繼續的放任下屬權利,很有可能會讓摩托羅拉麵臨死在沙灘上的厄運。於是高爾文開除了首席運營官,對內部進行調整,讓六個事業部門所有的問題都得向他報告,他也開始每周和企業的高層開會。

高爾文對“授權“加強了防範和監控,力挽狂瀾,終於見到一些成效。

可以說高爾文在這幾年裏是吃一塹,長一智,在重大的損失中,意識到授權不等於放任自流。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可以對下屬適當的放手,但是前提是要掌握科學的監控,防止權力肆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