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我在你身邊(1 / 2)

白衣主上對此早有所料,並不解釋,轉身退到一邊。段峰走到前麵,高聲道:“我家主人乃是大殤朝宗弟子,眾位難道信不過嗎?”

轟!

一語出口,仿佛水入油鍋,炸出一片歡騰。

人聲鼎沸、議論紛紛。

大殤朝宗弟子?!

怎麼可能?!

一朝一宗四侯門,五派十家道法深。這是神州道界盡人皆知的流傳,講的是神州最有名的道法門派與世家。

隻是,兩句流傳由來太久,其中牽涉到的的二十一個門派世家與最初相比已經有了不小的變化。

有的沒落不負盛名,有的湮滅不知所蹤。

前者的代表如天南道派,後者的代表如定陵邱家。

而排在最前的所謂“一朝”,指的是建立了大殤朝的大元真人所傳承下來的趙家一脈,其實變化也很是不小。

趙家做為皇族,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享受神州萬千供奉。其人才之鼎盛,用禪宗宗主朔荒真人當年對塗長汀一次論道時講過的話來形容:

眾星閃耀,聖者如雲。

如雲!

名動一時的神州六合,執天下修道者牛耳,乃是億萬修道者心中神一樣的存在。

究其根本,無非兩個字:境界!

神州六合,俱是神聖境界。

而在當年的趙家族人之中,神聖境界隻如兒戲,隨便一個旁係王爺拉出來,都足與六合相提並論。

而若是隻有外人看來已經很高深的誕星境界,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趙家人。

這種情形,自百年前開始改變。

太祖膝下原有九子,除卻太宗與隱皇趙萬長,還有七家王爺,也都是神聖境界。各據一方,與朝廷成拱衛之勢,力保趙家江山大權不會旁落。

可惜,太宗繼位之後,除卻歸隱的趙萬長,其他七家王爺先後斃命,離奇身死。

先有齊王鎮守邊疆,與蠻荒老妖王昆吾相恨相殺,同歸於盡。屍首運回朝歌城,享受國葬之禮,極盡榮耀;

接著秦王帶人遠征北海失陷淩雲窟,空間崩塌,永不得出,落了個屍骨無存;

趙王與楚王兄弟失和,同室操戈,於塞外大打出手,雙雙斃命;

韓王一次校軍場巡視,忽於馬上大笑三聲,翻身隕落;

魏王倒在宮帷之內,死得極為香豔;

燕王倒在自家藤椅上無疾而終。

七家神聖境界的王爺,於五年內先後隕落。

一時間,流言蜚語、陰謀傳說口口相傳,描繪得有聲有色,傳話人各個猶如親見親曆。

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太宗皇帝憂心自己百年之後,諸位親王不能忠心輔佐,所以暗中設下種種安排,將隱患提前除掉。

這個說法其實完全經不起推敲。

因為當年那七位趙姓親王,隕落前都沒有子嗣。後繼無人,哪裏談得上皇權霸業?

不僅是七位親王,便是太宗皇帝本人,當時也沒有嫡傳子嗣。

隱皇趙萬長看破塵世,醉心道法,自然也沒有子嗣後代。

似乎大元真人的血脈傳到太宗這一代,出現了某種難以言表的問題。

整個家族的血脈都有問題的情況下,太宗皇帝怎麼可能為了所謂的隱患除掉自己的手足?

各家親王隕落的消息傳到太宗陛下耳中,他的反應也驗證了他不可能做手足相殘的齷齪事。

齊王歸天,太宗親自主持國葬,極盡君臣、手足之禮;

秦王失陷淩雲窟,太宗命闡宗設立招魂台,祭拜一年之久;

楚王、趙王、韓王……每一個兄弟離去,太宗額頭的白發便增多一些,哀思之深令群臣動容。

他厚葬了每一個兄弟,即便在名聲較差,倒斃宮帷的魏王的葬禮上,一向被認為心如鐵石的太宗也哭得異常悲戚。

眼淚為兄弟而流,也許也是為了趙家而流。

兄弟先後離去,新一代遲遲不來,天要滅趙家嗎?

幸好,否極泰來,時來運轉。

七兄弟中最後隕落的燕王死去的第二年,太宗唯一的兒子——少帝暉出世了。

舉國歡慶,喜出望外的太宗大赦天下,皇宮內慶祝的煙火整整放了一個月。

一個月後,煙花停了。據說是煙花爆後的粉塵不小心被繈褓內的太子吸入肺腑,讓小太子得了不輕的病症。

看似簡單的病症,卻幾乎要了小太子的命!

太宗施展神聖境界道力,再加上遠道趕來的隱皇,兩人同時出手,才將奄奄一息的小太子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這次大病損壞了少帝的道元,命雖然救了回來,卻沒有了趙家曆代子孫特有的修道天分。

三十歲,少帝才突破觀星境界;